祖先親人的墓並沒有平常不可造訪的規定,不過就如果華人大多可能會在清明節前後前往清掃祭奠,古埃及人,至少在底比斯(Thebes),會在「山谷祭」(Beautiful Festival of the Valley,Ḥb nfr n int)時隨著神明出巡的隊伍前往多數墓葬所在的尼羅河西岸山谷,拜訪及祭祀先人。
在〈Bekheten王子〉(寫在刻於西元前四世紀,但描述西元前13世紀的拉美西斯二世事蹟的Bentresh石碑)故事中,當使節要求請一位神幫忙驅除邪靈、治療疾病,法老立刻到孔蘇的神廟。據說祂也親自治癒了法老托勒密四世,法老為了感謝祂,使用「保護國王並驅離邪惡的孔蘇所摯愛的」(beloved of Khonsu who protects the king and drives away evil spirits)的頭銜。
然而,祂也有黑暗的一面。在埃及早期歷史中,孔蘇似乎被認為是暴力而危險的神。祂在〈食人者讚歌〉(Cannibal hymn,金字塔文的一部份)中是一位嗜血的神,是弒神者(Slayer of Lords),幫助死去的國王抓住並吃掉其他神祇,而棺木文則形容他是「靠心臟生存的孔蘇」(Khonsu who lives on hearts)。不過到了新王國時期,他主要被當作阿蒙與母特溫和而慈悲的兒子來崇拜,後世的死亡之書也不再抄錄有這個段落。
Khonsu pa-khered(孩童孔蘇)被描述為「阿蒙神的第一個偉大兒子」(first great son of Amun),也是拉神的一個面向。就像Ra-Horakhty,祂被認為在早晨時是小孩,晚上為老人,祂在一年之初也被形塑成一名兒童,祂再變得虛弱後以孩童之姿重新降臨,如同光盤(Disk)般重生。
供給者孔蘇(Khonsu pa-ir-sekher,Khonsu the provider,希臘人稱為Chespisichis)
壽命決定者孔蘇(Khonsu heseb-ahau,Khonsu, decider of the life span)
真理(Ma’at)之主(卜塔[Ptah]也使用這個稱號)
廣告
孔蘇神廟建在卡奈克神殿範圍內。從拉美西斯三世開始,之後的數位新王國統治者陸續擴建。有三個神龕分別指定奉獻給神的三個面向:孔蘇神廟、非常滿意的底比斯孔蘇神廟、將計畫實踐於底比斯的孔蘇神廟(”The Temple of Khensu”, “The Temple of Kenshu in Thebes, Nefer-hetep” and “The Temple of Khensu, who works his plans in Thebes”)。神的其他面相大概就在主神廟一起祭祀。
神話故事中,大地之神蓋布(Geb)和蒼穹女神努特(Nut)是一對夫妻,但拉不准許努特在日曆上的任何一天生產,而當時的日曆是360天。為了幫助努特,托特和月神玩Senet棋,並以月光為賭注。托特可是智慧之神,以聰明著稱,於是月神輸了,祂損失的月光導致月有盈虧;托特則用贏來的光創造了五天,讓蒼穹女神分別產下歐西里斯(Osiris)、賽特(Seth)、伊西絲(Isis)、奈芙蒂斯(Nepthys)與長荷魯斯(Horus the Elder,以區別歐西里斯和伊西斯的兒子。荷魯斯在埃及信仰中太重要,因此在不同版本神話中常有不同的稱號和關係)。多出來的這五天,不包含在12個月之內,是埃及的新年慶典時間。一則神話,展現了埃及人對天體變化的想法,也呈現了埃及曆法曾經的變化。一說這個月神就是愛玩Senet棋的孔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