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形耳環也許使用黃金等貴重金屬,在造型上卻很簡單,但埃及人可不是到新王國才開始發揮他們在首飾方面的工藝。1894-5年法國考古學家Jacques de Morgan在曲折金字塔所在的代赫舒爾(Dahshur)挖掘,就發現了一位khnoumit公主墓,以及其中令人驚豔的首飾,做工相當細膩。在這一年的挖掘中,還發現一個由不規則圓環和嵌入石榴石的墜飾組成的耳環,環形甚至有部分中空,所以重量極輕,可見工藝技術之精湛。
到了第二十五王朝的法老Piankhi(簡稱Piye),身為這個努比亞王朝的創建者,在慶祝其征服三角洲薩伊斯(Sais)地方統治者的石碑(JE 48862)上,背面下段記錄臣服者奉獻的珍寶中,特別提到了𓆷𓈎𓇌𓏬𓈖𓄟𓇥𓂋𓄕𓄹(SAqyw n msDr),直譯就是耳朵上的環(ring of ear)。也許還是這個有更長戴耳環歷史的民族區分得比較細,覺得有必要寫清楚。而這段碑文的紀錄也顯示,耳環雖然在第十八王朝就已經傳入民間,但在上層階級仍有不同於一般大眾的精緻作品,值得獻給法老並為文紀念。
美國埃及學家卡拉‧庫妮(Kara Cooney)博士任教於UCLA,研究專長是古代的工藝製作和棺槨的經濟學,今(2021)年中出版了Coffin Commerce: How a Funerary Materiality Formed Ancient Egypt(書介請待拜讀後補上)。2018年出版When Women Ruled the World: Six Queens of Egypt,2021年8月出版的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特刊〈埃及女法老〉,讓我們輕鬆閱讀圖文並茂的「中文」雜誌,就可以一窺書中那些在歷史上被輕視忽略的重要女性統治者。
不要重複浮誇的言語,也不要聽,因為那是由怒火加熱的身體發聲。眼見為憑才複述,不要道聽塗說。看,在你面前的是美好的知識。當頒布要徵稅,那個被要求精準執行的人是被厭惡的,依法(the one made to exact it is hated, by law.)。浮言就像一場夢,什麼是治療夢的藥──隱藏。[6]
如果你是祭司[13]之子,也是懷柔大眾的使者,選擇行動的邊際(select the fringes of action)[14]。說話時不偏頗,不要被說:「他的表現是貴族的,他的言論偏向一方。」將你的目標轉向公允的判斷(Turn thine aim toward exact judgments)。[15]
如果你曾經展現仁慈,寬恕並導正一個人,忽略他,不要重提此事,他從第一天後就已經對你沉默(after the first day that he hath been silent to thee)。[16]
[4] 本段UCL版:不要貪得於分配,不要忌妒非你應得知物,不要對你的親人起貪念。溫和的人比強壯的人獲得更多的敬重。在親人之下外出之人(goes out under his kin)是可悲的,被剝奪了說話的利益(profit of speech)。貪圖的標的之一部份[能]從冷靜的性格中製造出一個爭吵者。
[5] Gunn有疑且不完整,但UCL版的句意較不連接,又與Gunn所譯相差甚多:不要命她處理事務,讓她離權力,抑制她。當她的眼睛看見,就是她的風暴(Her eye is her storm when it sees)。這是將她留在家裡的東西。你抑制她的東西是水(Your quelling her, is water.)。子宮將她放在她手中,在她混亂時,一道水渠為她製造。(The womb puts her in her arms. In her turmoil a canal is made for her.)
[9] UCL版斷句略有不同:不要靜默,如果那讓你結巴(stumble)。當你回應一個火爆之人的話,放遠你的目光,克制你自己。魯莽之人的矛飛越(The spear of a hothead flies past),但一個好的移動者會讓它的道路平順(a fine mover has his path smoothed)。
[10] 以下UCL有所不同:這是滋養的禮物,這個和神。他所愛的是為他而作的行動。當在風暴過後,那張臉轉回向你(When the face is turned back to you, after a storm),在他的靈魂之前跟隨著和平,在敵人之前則是障礙。種下愛帶來滋養。
[24] UCL版:用這個事件去試驗他的心。如果他所見的,透過他傳達出來,而他做出什麼事,使你對他生氣,或讓他成為朋友,不要抓住目光(seize the sight),要淡定且勿用言語淹沒他,也不要用以冷漠回應,不要以摧毀他來反映出反對他(do not react against him by destroying him)。他的時刻不會不來,沒有人能夠逃避他命中注定的安排。
[31] UCL版:聽過這些話,他將成為細心的匠人。對後代說話是好的,因為他(?)會聽(for it will hear it)。如果好事(good cases)從上位者那裡升起,他將會永遠的有影響力,他所有的智慧將永存。睿智的人藉由在土地上建立他的善來涵養他的靈魂。睿智的人因他所學的而出名,統治者是有好品行的人。從他的的心與舌的舉措,他的嘴唇在說話時是可靠的,而他的眼睛在看,他的耳朵傾向聽到對他的兒子有用的。做對的事就能面除犯錯。
[36] UCL版:被視為聽取者(seen as a hearer)。出眾的兒子,他的步伐是出眾的,但沒有一條筆直的道路給無法聽從的人。睿智者的早晨將會是他的保衛,而愚人會被壓制。
[37] UCL版:他以人們為之死的事物維生(He lives on what one dies of),敗壞的言論是他的食物。他這方面的性格是統治者所熟知的,每天說著「活著死亡(living death)」。他所犯的錯誤被忽視為每天發生在他身上的錯誤之部分。(His faults are passed over from the sheer number of faults on him each day.)
[38] 原註:「荷魯斯的追隨者(Followers of Horus)」是個半神人的王朝,埃及人相信他們在荷魯斯之後、統治了大約13,400年,之後才進入美尼斯(Mênês)的統治,甚至有一系列的名稱。
不要使人的恐懼;因為神以此為懲戒。有人說:「那裡有生命」,然後他就喪失了口中的麵包。有人這麼說:「權力[在那裡]」,然後他說:「我為自己抓住我所知道的。」因此,有一個人說了什麼,他便被打倒。反之,因給予缺乏的人而獲得;不是使人畏懼。事情猶如神所命令的發生,即使是那個東西也會過去(even that thing cometh to pass)。在友善的屋宇內生活,人們將因此前來,並給出他們自己的禮物。[13]
參考UCL原文:If you are to be with people
appoint for yourself people you can trust,
and be trustworthy.
The man without speech running through his body
is the one who becomes a commander himself.
A master of goods – what is he like?
Your good name is that you do not speak.
Your body is fattened for you more than your contemporaries.
You receive praise from those you do not know.
When a heart heeds only its belly,
it puts resentment of it in place of love of it.
His heart is afflicted, his body unkempt.
The great of heart is the gift of god,
the one who obeys his body belongs to the enemy.
王宮的僕人辛奴亥說:最欣喜的歡迎!關於這場你謙卑的僕人在無知中犯下的逃亡:是你的靈魂(ka),喔,至善之神,兩地之主,太陽神拉鍾愛的,底比斯之主蒙圖(Montu)所偏好的,以及兩地王座之主阿蒙(Amun)、索貝克─拉(Sobek-Re)、何魯斯、哈托爾、阿圖姆以及九柱神、東方的何魯斯Sopdu-Neferbau-Semseru、伊美特之女主(the Lady of Imet,即聖蛇瓦吉特)——願祂圍繞您的頭首、[尼羅河]水流之上的神聖議會(the divine Council upon the Flood)、在各國中央的敏(Min)─何魯斯、朋特女神Wereret、努特(Nut)、長何魯斯─拉(Haroeris-Re),以及所有鍾愛之國(即埃及)還有海島的神明,願祂們賜生命和統治予你的鼻孔(nostrils),贈予您他們的財富,給您無限的永恆,還有無盡頭的壽命。願對您的畏懼在高地和低谷迴盪,因為您已征服了太陽所圍繞者!
這是一個謙卑僕人為了他從西方前來拯救的主人之祈禱。
感知之主,人民的感知者,以宮廷威嚴的身分知曉(as the Majesty of the royal court),你謙卑僕人害怕說出口的實在難以啟齒。喔,偉大的神,與知曉誰人願意服侍祂的太陽神並列者!你謙卑的僕人在追尋他身後之人手中,喔,讓我隨您處置!
陛下是征服者何魯斯,您的雙臂征服各地。
在第十一王朝法老Mentuhotep三世時期,一位據說是重起埃及與朋特貿易的官員Hannu又組織一或多次前往朋特的旅程,但並不確定他是否在遠征隊中。第十二王朝法老Senusret一世和Amenemhat二世也成功來回於神秘的朋特與埃及之間。在第十二王朝,與朋特的貿易還在文學作品《船難船員的故事》(”Tale of the Shipwrecked Sailor“)中被傳頌。
波士頓大學考古系教授Kathryn Bard教授和義大利考古學家Rodolfo Fattovich率領團隊從2003年起在古埃及艦隊出發前往朋特的Wadi Gawasis(意為「間諜之谷」,valley (wadi) of the spies)進行挖掘,並找到航海文物標誌當時埃及與朋特之間有大量貿易。
無庸置疑的是,朋特對於埃及人來說,不僅在貿易上具有重要性,也有歷史性的關鍵地位。一說古埃及人把朋特是為他們的古老家鄉。在The Making of Egypt (1939)一書中,已故埃及學家W. M. Flinders Petrie表示朋特「對埃及而言是神聖的,是他們種族的起源」。E.A. Wallis Budge也表示:「王朝時期的埃及傳統認為埃及人的原鄉是朋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