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人與耳朵上的環

廣告

人類配戴耳飾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古埃及金光閃閃的貴族首飾中也不乏耳環。幾乎成為埃及象徵的圖坦卡門黃金面具上雖然沒有耳飾,確有明顯的耳洞。這位年輕法老的墓中也確實出土足以在耳垂上拉出這麼大一個洞的耳墜。

圖坦卡門的耳飾之一

這位少年法老的父親阿肯那頓在雕像和壁畫的呈現中,也幾乎都會在耳垂上標示耳洞的痕跡,至今仍行蹤成謎的嫡母皇后娜芙蒂蒂亦同,甚至有學者將此特徵用作找尋她的特徵之一。這對夫妻另創的短暫新都阿馬納,在他們過世後不久即遭拋棄,急忙搬遷的人們遺留不少物品,成為考古學家研究的素材,其中也包括用較親民的埃及彩陶(faience)或其他石材製作的「耳飾」。

各國博物館中也有許多會被稱為耳飾的收藏,但大多是蒐集購入,確切來源不明。實際上,只有極少數是在木乃伊的耳朵附近發現,所以難免有不同看法,類似物品可能歸類為髮飾、項鍊墜、戒指,甚至功能不明。

大英博物館藏的各式耳飾

不過,這些實體古物或藝術再現中的耳飾,大多集中在新王國時代,更早的證據又少又資料不完整。因此,一個常見的說法是:埃及在新王國之前沒有戴耳飾的風俗。反觀西亞的鄰居,在與古王國約略同時的古城烏爾(Ur),出土的華麗首飾套組就已有耳環的存在。

早期的疑似者

考古證據顯示埃及人從史前時代就和西亞有所交流,所以埃及人應不至於不識耳環,因此有一說認為埃及人早期不使用需要穿刺身體的裝飾品,但卻也並非沒有疑似戴耳飾的案例。

倫敦大學學院皮特里博物館藏史前耳釘(?)

巴達里文化是上埃及早期的文化之一,考古學家在其村落和墓中都有找到疑似耳釘(ear stud)的陶製小物。新王國也有出土類似形狀的物品。不過出土上圖耳釘的墓已遭盜擾,難以確定其實際的用途。

倒是一尊第五王朝的無名男性雕像(JE 30273=CG 35),他頭上戴著的假髮在兩側大約耳朵的位置破損,並且露出了銅釘。有人認為這是用來外接耳環的裝置,但這銅釘既然沒有特別凸出來,原本應是蓋在假髮之下,如此說來它本身可能就是耳釘。(不要懷疑,埃及人就是會做這種看不到的藝術設計,收藏於柏林的媞依[Tiye]太后頭像,耳環也是因為外層的假髮破損才露出來。)

側露銅釘的第五王朝無名男性像
中王國的嘗試

新王國(甚至說第十八王朝)前無耳環的說法,最晚在20世紀初就出現,但經過一個多世紀的挖掘與研究,已有不少第十七王朝和第二中間期的證據出土,甚至有一些零散的中王國發現。

波士頓美術館就藏有哈佛團隊在Sheikh Farag(近吉薩)發現的中王國「耳環」(13.3650,下圖)。這個幾乎是圓環,只有一小條開縫的物品(到了新王國也還很流行,有些開縫會大點,例如上圖大英博物館藏耳飾[左下、右下]),的確很難想像怎麼穿戴到耳朵上,因此早期也常認為是髮飾。但經過學者實驗,要把這個小東串在頭髮上固定也不容易,沒有定論使這類東西在不同地方可見兩種標示:耳環或髮環。

波士頓美術館藏中王國耳環

圓形耳環也許使用黃金等貴重金屬,在造型上卻很簡單,但埃及人可不是到新王國才開始發揮他們在首飾方面的工藝。1894-5年法國考古學家Jacques de Morgan在曲折金字塔所在的代赫舒爾(Dahshur)挖掘,就發現了一位khnoumit公主墓,以及其中令人驚豔的首飾,做工相當細膩。在這一年的挖掘中,還發現一個由不規則圓環和嵌入石榴石的墜飾組成的耳環,環形甚至有部分中空,所以重量極輕,可見工藝技術之精湛。

khnoumit公主的其中一個王冠
耳飾的崛起

在文章開頭已經看過第十八王朝後期的耳飾,但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早期耳環也相當多樣,完全不像才剛開始接納這類裝飾品。

大都會博物館藏第十八王朝早期耳環

此時期大量出現耳環,表示古老文明在看著鄰居戴了這麼久之後,突然開始轉念接受。原因大概是無從得知了,關鍵的影響來自何方也少有學者討論,倒是在台灣2003年出版的《永恆埃及》展覽圖錄中有「似乎是仿效自東方民族」一語帶過。

大都會博物館藏來自Thutmose三世三位外國妻子墓中的首飾,其中的確包含耳環,算是走在時尚尖端。她們之中有至少兩位從名字可以推斷是來西亞的閃族,所以東來說也不是無憑無據。

然而,Thutmose三世宰相(vizier)Rekhmire的墓室(TT100)壁畫所顯示的卻是另一種可能。壁畫描繪這位宰相人生中最光榮的時刻,身為法老代理人的他負責接收來自各方使者的來朝與進貢。各種不同膚色、衣著造型的人物搬運著特色供品來獻給法老。

Rekhmire墓中的朝貢場景

壁畫有許多值得作為民族、文化、工藝、物產等比較研究的細節,不過卻有一個只需要觀察就可以得到的結論:對於埃及畫家而言,戴耳環是努比亞人的特徵。畫面中有北方的克里特人、東方的西亞民族、南方的努比亞黑人,甚至遠方的朋特人等,但只有努比亞人被畫上了耳環。這應該是呈現了埃及人的刻板印象。

就現存的法老木乃伊來看,Thutmose三世或四世就已有耳洞,但在繪畫和雕像等還是選擇維持古老的傳統形象(反正埃及藝術本來就不是寫實主義)。一般貴族,不論有沒有跟隨新時尚,藝術再現時也大多延續古風,只有少數例外。

這樣的情形直到阿馬納時代──這個不只政治宗教,藝術風格也有重大變化的時代前後才鬆動,即使沒有畫上耳環,也會在在耳垂點上一點,展現耳洞的存在。阿馬納時代後,第十八王朝接近尾聲,耳環的使用卻已經深入民間。往後的壁畫、雕像、人形棺上都會不時出現耳洞、耳環的身影。

廣告
耳朵上的環

對於這項新時尚配件,埃及人似乎不覺得需要給它一個專屬的名稱。應該說文獻中並不常提及,如果這個小東西難得的吸引了文字紀錄者的注意力,大多直接用各種「環」(ring)相關的字,並沒有特定的說法。這也許正是許多古埃及「耳環」可以解釋為他用的原因,因為古人本來就沒有局限這些小物的功能。

到了第二十五王朝的法老Piankhi(簡稱Piye),身為這個努比亞王朝的創建者,在慶祝其征服三角洲薩伊斯(Sais)地方統治者的石碑(JE 48862)上,背面下段記錄臣服者奉獻的珍寶中,特別提到了𓆷𓈎𓇌𓏬𓈖𓄟𓇥𓂋𓄕𓄹(SAqyw n msDr),直譯就是耳朵上的環(ring of ear)。也許還是這個有更長戴耳環歷史的民族區分得比較細,覺得有必要寫清楚。而這段碑文的紀錄也顯示,耳環雖然在第十八王朝就已經傳入民間,但在上層階級仍有不同於一般大眾的精緻作品,值得獻給法老並為文紀念。

再之後,埃及歷經波斯的入侵,以及希臘羅馬人的統治,首飾不論在材質和造型上都更加多元而有變化。不過這牽涉的範圍太廣了,本文就先介紹到此囉!

【古埃及文101】sDm.n=f動詞篇(延伸)

廣告

在〈sDm.n=f動詞篇〉,介紹了這種動詞的基本格式,往下看之前,建議先複習一下。本篇將以一個例子,再延伸一些相關的用法。

永恆的烤肉(Meir III, pl.23)

這個畫面來自美爾(Meir)B4石雕墓。墓主是Ukhhotp是中王國第十二王朝法老Amenemhat二世時的一州之長(nomarch)。這個位於尼羅河西岸的中埃及墓地,又不少州長、市長(mayor)、祭司於此長眠。

埃及文中的動物會看向語句開始的方向,圖中所有的人和鳥都會看著左邊,可以確定是從左寫到右。看來畫面空間不是很夠,所以在行末都轉了彎,正確轉寫順序應如下:

𓇋𓅱 𓀀 𓁷𓏤 𓅓𓂝𓈎 𓇥𓂋 𓊪𓅮𓏏𓏖𓏥
𓂜 𓌴𓁹 𓀀 𓏇𓏏𓏭 𓋴𓂋𓅱 𓊪𓈖

否定句

圖中第二行第一個有點像一架的符號,其實是攤開的雙手 𓂜(n,因為音值相同,有時也寫成水波 𓈖,古人的freestyle真是讓我們學習難度大增啊!),正式否定句的主角。這個符號其實很生動,幾乎可以感覺到有個人聳著肩、攤開雙手,無奈的否定後面的陳述。不過,否定句並不是直接在肯定句前加上 𓂜,其結構出乎意料的不同。

首先,否定句不需要再搭配助詞 𓇋𓅱(iw),直接以 𓂜 開頭,而且可以是獨立句,也可能是前句的延續,翻譯時要看其語境判斷。

廣告

再者,後面的動詞並非sDm.n=f的格式,而是sDm=f,少了有類似英文過去是-ed功能的 𓈖 (n),所以是n sDm=f。而大家期待的n sDm.n=f,則是現在式的否定句。這個否定句看似交換的法則,被稱為甘式法則(Gunn’s rule)。

實際上,其動詞變化也並非單純交換而已,有其獨立的變化模式,完整如下表:

字根動詞類型n sDm=f翻譯
𓄔𓅓 sDm強動詞𓂜𓄔𓅓𓆑 n sDm=f他沒聽到
𓌴𓁹𓄿𓄿 mAA重複動詞𓂜𓌴𓁹𓄿𓆑 n mA=f他沒看到
𓌻𓂋𓀁 mr(i)弱動詞𓂜𓌻𓂋𓀁𓆑 n mr=f他不喜歡了
𓂋𓂞 rd(i)超弱動詞𓂜𓂋𓂞𓆑 n rdi=f他不給了
進行式

圖中的文句開頭是助詞iw,但在第二行否定句的開頭之前,卻都沒有看到sDm.n=f標誌性的水波n,那時因為這裡用了動詞的另一個狀態。相較於sDm.n=f是表示完成的,這裡想要表達的是未完成的進行式。

這個動詞狀態其實對於中文使用者相對友善,因為其動詞基本上就是不定式(infinitive,詳細用法之後再另行介紹),前面再加上介係詞 𓁷𓏤(Hr),跟中文會針對未完成的動作說「正在」、「一直在」是差不多的用法,時態一樣不限於過去還是現在。

不定式詳細用法之後再另行介紹,這裡需要知道的一個特性是:它不屬於「後綴變化」,主詞雖然一樣是後綴代名詞,但並不放在動詞之後,而是在助詞之後。

練習

至此,只需要單字表的協助,大家就可以解讀這個古代壁畫上所寫的字囉! 

單字
𓅓𓂝𓈎 maq
𓇥𓂋 Dr 自從
𓊪𓅮𓏏𓏖𓏥 pAt 時間開始的時候
𓏇𓏏𓏭 mity 同等物(n. equals)
𓋴𓂋𓅱 srw
𓊪𓈖 pn 這個(this)

最後先放個壁畫的彩色照片,給大家一點練習的時間。

突然發現自己已經可以看懂真實埃及古墓壁畫上的文字,是否很有成就感呢?

練習完畢再往下拉看參考答案喔!

轉寫:
iw=i Hr maq Dr pAt
n mA=i mity srw pn

英文翻譯:
I have been roasting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time. I have never seen the like of this goose!

中文翻譯:
我從時間之始就一直在烤肉,我從來沒有看過像這樣的鵝!

參考資料

Bill Manley & Mark Collier, How To Read Egyptian Hieroglyphs A Step By Step Guide To Teach Yourself

國家地理〈埃及女法老〉特刊簡介

廣告

美國埃及學家卡拉‧庫妮(Kara Cooney)博士任教於UCLA,研究專長是古代的工藝製作和棺槨的經濟學,今(2021)年中出版了Coffin Commerce: How a Funerary Materiality Formed Ancient Egypt(書介請待拜讀後補上)。2018年出版When Women Ruled the World: Six Queens of Egypt,2021年8月出版的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特刊〈埃及女法老〉,讓我們輕鬆閱讀圖文並茂的「中文」雜誌,就可以一窺書中那些在歷史上被輕視忽略的重要女性統治者。

特刊封面大大的寫著「埃及女法老」,直接的點出主題,這些女人不只是男性法老身旁輔助者或裝飾品,她們在不同的年代,面對不同的問題,以女性柔韌的力量努力維繫著國家的安定。

幾千年前,在地球上的一個地方,女性克服了自己所處的男性主宰體系中的重重困難,一再以正式而且純粹的權力統治國家。古埃及是個異數,是唯一的一個地方,持續召喚女性統治,以確保政府能夠正常運作、免於危險衝突,並站在可能最穩定的基礎上──特別是危機正在醞釀時。

作者挑選的6位分別是早期王朝的美麗奈茨(Merneith)、中王國的諾芙魯索貝克(Neferusobek)、新王國的哈特謝普蘇特(Hatshepsut)、娜芙蒂蒂(Nefertiti)、塔沃絲瑞(Tawosret),以及埃及末代法老克麗奧佩脫拉七世(Cleopatra)。她們每個人原本都是皇后,但後來也都成了主要決策者,其中五位成了徹徹底底的國王。

在埃及漫長的歷史中,地位崇高的女性當然不只她們,但這幾位的挑選相當有代表性。其年代最早者,就出現在埃及首度統一的第一王朝,甚至在金字塔出現之前,這個傳統上統治者必須是男性的國度,就已經出現來救火的女性掌權者──美麗奈茨在丈夫死後為年幼的兒子登(Den)掌管著天下,直到能夠親政。

〈埃及女法老〉
雜誌名稱: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
刊別:特刊
出版地區:台灣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大石出版
日期:2021/08/20

接下來時間大躍進,特刊介紹的是第十二王朝的諾芙魯索貝克。這期間其實還有一位滿重要的女性,而且她很有可能是埃及史上的第一位女法老──第四、第五王朝之際的肯考絲一世(Khentkaus I)。

第四王朝最著名的就是金字塔,吉薩三大金字塔中最小者屬於曼考拉(Menkaure)所有。這位法老過世,下一位男性法老謝斯卡夫(Shepseskaf)是第四王朝的末代法老。然而這位謝斯卡夫並非曼考拉的長子(Khuenre比父親早逝),一般相信他可能是曼考拉的另一個兒子,卻也沒有確切的證據。

儘管考古學家在吉薩找到肯考絲一世的墓,她的身世和生平仍充滿疑問。墓葬位置鄰近曼考拉金字塔,因此被推測是法老的女兒。這個墓是兩層階梯式,不是坡面平滑的金字塔,但規模不小,因此被稱為吉薩第四大金字塔。除了陵墓本身,還有附設的祭廟、堤道、太陽船坑、工作人員生活區、河谷神廟、池塘/港口,完全符合先王們的陵寢規格。墓中當然也有銘文,但學者對其抬頭翻譯卻有歧異。「法老之母」的部分大家沒有異議,她後來應該嫁給了謝斯卡夫,並生下王位的繼承人,但她到底曾不曾一肩擔起法老的重責大任,目前看法仍不一。

肯考絲一世之墓入口(背景可以看到三大金字塔)

也許是因為肯考絲一世身分的不確定,Cooney博士將中王國的諾芙魯索貝克定位為埃及的「第一位女國王」。丈夫沒有留下子嗣就去世,於是她被推上火線,在一個氣候導致尼羅河水不足、社會動盪的時刻坐上王位。雖未能力挽狂瀾,第十二王朝就此結束,埃及進入再次分裂的第二中間期,但在後世的王名表卻罕見的沒有因為性別將她除名,可見其對國家的貢獻有目共睹。

接下來幾位的女性掌權者相對比較有名,哈特謝普蘇特是這幾位之中唯一在盛事掌權的女人;關於娜芙蒂蒂的事蹟眾說紛紜,Cooney博士選擇了她改名成為法老的說法;塔沃絲瑞則又是一個在王朝末期登基的女王。在新王國出了這幾位女性掌權者之後,托勒密時代的統治者已不是埃及人,但這些馬其頓人接受埃及的傳統,以法老的姿態統治這古老的國度,然後有最後一位埃及女王的出現。

廣告

俗稱「埃及豔后」的克麗奧佩脫拉七世其實並非唯一在這個朝代獲得權力的女人,但她的先驅大都與丈夫共治,只有她用高超的交際手段,先擺脫共治的兄弟法老,之後維持未婚,獨攬大權,甚至有辦法資助羅法軍官情人的戰事。只可惜,最後是大家都知道的結果,埃及輸了關鍵戰役,成為羅馬的行省。

最後,如同所有的翻譯出版物,編譯品質會大大影響閱讀的感受。而國家地理雜誌有個很大的優點,就是有大量的圖片,排版上還都會有大標和節選放大的重點字句,就算懶得詳讀內文也能有所收穫。這本特刊的翻譯品質也尚可,雖然偶爾會有幾乎可以看到原文的字句,但整體閱讀沒有太大障礙。

最嚴重的錯誤是在第55頁,娜芙蒂蒂家譜上,尤雅(Yuya)和圖雅(Thuya)是泰伊皇后(Tiye)的父母(詳見親子鑑定)才對,阿蒙霍特普三世可是名正言順的王位繼承人,父親當然是法老圖特摩斯四世(Thutmose IV)。

對女法老有興趣,除了可以找作者的原書來閱讀(目前似乎沒有中譯本),亦可延伸閱讀《埃及五千年》。此書雖是通史,但作者也相當關心女性議題,所以在女性統治者方面多有著墨。

古埃及生活智慧傳承──《普塔和闐的教誨》(下)

廣告

之前(有點慚愧格是有點久的之前),跟大家翻譯介紹了〈古埃及官場指導──《普塔和闐的教誨》(上)〉,廢話不多說,就讓我們來看看普塔和闐老先生還對兒子有些什麼交代,還有他到底活了幾歲。

  1. 如果你希望在任何你進入的處所持續友誼,做為主人,做為兄弟,抑或做為朋友,不論走到哪裡,注意與女人(妻子)的接觸。這麼做的地方絕對沒好事,參與其中也不是謹慎的。千人為了一小段如夢似幻的愉快時光而被毀滅,甚至死亡也從而逼近;這是可悲的事。至於活在邪惡中者,人因他的所作所為離開他,他是被閃避的。如果一個男人不能克制他的慾望,在他手上將一事無成。[1]
  1. 如果你希望你的行動是好的,就避開邪惡。注意貪婪是蟲的膿瘡,[2]別讓你有機會陷入其中。它分歧親家以及媳婦的親戚;它撕裂夫妻。它集萬惡於一身;它是眾惡的紐帶。然而正義的人興盛,真理走在他的腳步上,他就在其中,而不是居於貪婪裡。[3]
  1. 碰到分配時不要貪得,抓住不是屬於你的部分。對你的鄰居不要貪得,因為對於一位紳士,稱讚比力量有益。[貪婪的]他從他的鄰里中走來是空手的,言語的說服只是白費。一個人當他肚皮冷的時候,會為他即使最小的貪婪而懊悔。[4]
  1. 如果你想成為睿智的人,供應你的家,並愛護在你臂彎裡你的妻子。填飽她的胃,為她的背披衣;油膏是她肢體的靈藥。一生取悅她的心,因為它是其主的福田。不要對她嚴苛,因為溫柔比強力能夠支配她。給予她所見和眼裡看上的,如此你就能將她留在家中……[5]
  1. 用你所擁有的滿足你的雇用人,這是受神眷顧之人應盡的義務。撫慰是難以滿足雇用人的。一個人(僕人)說:「他是一個奢侈的人;人不知道什麼會來[自他]。」但隔天他想:「他是一個精簡的人,樂在其中。」當恩惠施予僕人,他們說:「我們去。」和平不存在於其中僕人可憐兮兮的城鎮。
  1. 不要重複浮誇的言語,也不要聽,因為那是由怒火加熱的身體發聲。眼見為憑才複述,不要道聽塗說。看,在你面前的是美好的知識。當頒布要徵稅,那個被要求精準執行的人是被厭惡的,依法(the one made to exact it is hated, by law.)。浮言就像一場夢,什麼是治療夢的藥──隱藏。[6]
  1. 如果你想成為睿智的人,並且和主公一起坐在議會上,使全心趨近完美。相對於滔滔不絕,沉默是金。試想你會怎麼被在議會裡說話的專家反對。針對所有種類的事都發言是愚笨的,因為那些不同意你的人會以子之矛攻子之盾。[7]
  1. 如果你擁有權力,讓你自己以知識和體貼被讚賞。與權貴對談不要如同遵從禁令(injunctions),因為低微的人(當被擺在高位)陷入錯誤。[8]不要升高你的心,就不會失落。不要靜默,注意打斷和激烈的回答言詞。讓它遠離你;控制自己。盛怒的心說出火爆的話,它投射靠近並駐足的平和之人。[9]
    整天擔憂算計的人沒有過快樂的一刻;整天取悅自心的人無法供給他的家。弓箭手射中紅心,正如舵手航抵陸地,以各種目的。順從本心的人將統領。
  1. 不要讓統治者忙碌時被妨礙,也不要壓迫他已經負載的心。因為他將會對阻撓他的人有敵意,但將使他的靈魂在愛他的人面前釋放。靈魂的處置在於神,而祂所愛的是祂的創造物。因此,在一場激烈爭執後出發,對那個對他的對手(即你自己)有敵意的人心平靜氣。是這樣的靈魂使愛茁壯。[10]
  1. 指導貴族什麼對他有利,讓他被人群看見。讓他的滿足落在他的主人身上,因為你的供給視他的意志而定。[11]因為這個理由,你的腹肚得以溫飽,你的背將因此有衣物。讓他得到你的心,那麼你的房子會蓬勃,以及你的榮耀──如果你希望它繁榮。他將對你伸出友善的手。此外,他將把你的愛注入你的朋友。[12]看啊,靈魂是喜愛傾聽的。
  1. 如果你是祭司[13]之子,也是懷柔大眾的使者,選擇行動的邊際(select the fringes of action)[14]。說話時不偏頗,不要被說:「他的表現是貴族的,他的言論偏向一方。」將你的目標轉向公允的判斷(Turn thine aim toward exact judgments)。[15]
  1. 如果你曾經展現仁慈,寬恕並導正一個人,忽略他,不要重提此事,他從第一天後就已經對你沉默(after the first day that he hath been silent to thee)。[16]
  1. 如果你現在是偉大的,原本什麼都不是,窮困而後取得財富,作為城市中的佼佼者,具備關於有用事物的知識,因此晉升的機會降臨於你;之後不要在你的儲藏中包裹你的心,因為你已成為神之贈與的管家(steward)。你不是最後;另有其人將和你一樣,他也將走到同樣[的境地]。[17]
  1. 對上司,你在王宮中的監督人鞠躬,你的屋舍仰賴他的財富,你的收入在他的手上[18]。和上司爭執之人是愚蠢的,因為只有他慷慨才得以生存。肩膀不會因為暴露在外而受傷。[19]
    不要剝奪住戶的房舍,也不要偷朋友的東西,以防他在你的視聽範圍內指控你,那會直刺入心。[20]如果他知道,他會傷害你。讓爭吵取代友誼是愚蠢的事。[21]
  1. 不可與童女交媾,當你知道胸中之水的通道(the approach to the water of its chest)。在他體內的東西沒有降溫的方法。不要瘋狂於製造通道(making the approach)。他在破壞自己的心之後是冷靜(cool)的。[22]
  1. 如果你想找出一個朋友的本性,不要問他的同伴,而是獨自和他相處一段時間,不要損害他的事務。[23]一段時間後和他辯論,在發表言論的場合檢驗他的心。當他告訴你他的過往人生,他提供了一個讓你以他為恥或更加認識他的機會。當他開口,不要對他有所保留,也不要以輕視的態度回答他。不要離開他,也不要在他的議題還沒結束前打斷(?)他,你可能會有所收穫。[24]
  1. 讓你的臉在活著的時候總是明亮。進入倉庫的人一定會出來,麵包就是要分享。貪婪於娛樂的人將會自己餓肚子;導致衝突的人自己會步入不幸。不要拿這樣的人當作夥伴。在一個人死後,是他的善行會被記住。[25]
  1. 了解你的商人,因為當你的事務陷入惡況,你在朋友間的好名聲是一條滿滿的渠道(?)。這比一個人的尊嚴重要;財富從一個人過到另一人。[26]一個人兒子的好名聲是他的榮耀;而好的人格特質會被記住。
  1. 主要的糾正;溫順的指導。邪惡必須被屏除,美德會留下。這也不是不幸之事,因為一個反對者成為一個糾紛製造者。[27]
  1. 如果你讓一個女人蒙羞,內心淫逸,她故鄉的人認為她被不當安置,良善的對待她,給她一個棲所,不要把她送走,讓她有得吃。她心中的淫逸會尊敬你的指引。[28]
  • 如果你遵從我告訴你的這些指示,你所有的舉止都會是最好的[29]真理的品質就在它們的卓越[30]對他們的記憶在人們口中傳唱,因為他們的格言是好的。在此被記錄下的文字永遠不會從這片土地上消失,而會成為一種統治者(princes)朗朗上口(speak well)的訓誡(pattern)。這些[話]會指導一個人,在他聽取之後該如何說話;是的,在他聽取之後他將變得擅長從命,精於發言。好運會降臨到他身上,因為它將成為最高階層的人。到了生命的盡頭,他會是安詳的,他將永遠滿足。他的知識將是他前往安全之地的指引(?),在那裡他將在地上繁盛。有識之士將滿意於他的學養。至於對統治者,相對的,他將會是快樂的,他的舌頭伸直。[藉由這些格言]他的嘴唇將說出口,他的眼睛將看見,他的耳朵將聆聽,這對他的兒子是有益的,所以他公正的處置,消除欺騙[31]
  1. 順從的兒子之和順是極好的,他進來,並順從的聽取。善於聆聽,善於說話,每個順從的人都是高貴的,順從者的順從是高貴的東西[32]順從比所有事物都好,它導致好的意願。一個兒子如果從他因此達到老年的父親得到它,那會是多美好。神所盼望的就是順從,違逆是神所憎惡的。事實上,是心讓它的主人順從或違背,因為心是一個人的生命的平安與健全。一個順應的人聽從別人說的話;它喜愛聽命,同樣的也會執行命令。兒子聽父親的話當然是好的,說話的他(父親)感到無比欣慰。這樣的兒子會成為一個溫和的主人,聽到他的話之人也會聽從。他的身體漂亮,由他的父親所榮耀[33]他的記憶會在活於地上之人的嘴裡,只要他們還存在。[34]
  1. 讓一個兒子得到父親的話,不要不注意他的任何規矩[35]指示你的兒子成為順從的人,這在統治者的眼裡是完美的。用他所聽到的引導他的嘴,謹慎而順從,你的兒子將會是睿智的,且他的同儕也相近。放逸導致明天的違逆,但懂事將使他穩定。至於愚人,他將被粉碎[36]
  1. 至於不懂得聆聽的愚人,一事無成。他試知識為無知,有益為有害。他做各種的錯事,所以每天都被斥責。他活在死亡裡,那是他的食物。他敬佩喋喋不休的言論,如同敬佩統治者們的智慧,每天活在死亡裡。他因他的不幸而被閃避,因為每天降臨其身的多重苦難。[37]
  2. 聽話的兒子如同一個「荷魯斯的追隨者」,[38]聽取對他是好的,當老邁年高,他達成榮耀和尊敬。他向兒女重複同樣的禮儀,藉此更新他父親的教誨。每個人依其生育者的方式教養,把它重複給後代。讓他們也告訴他們的子女,他們將會因他們的作為而出名。讓那些說話的人將真理和公義注入孩子的生命中。如此,最高的權威將到來,罪惡遠離。那些見證這件事的人會說:「確實的,那個人為了良善的目的說話。」而他們也會這麼做。或者:「但確實,那個人是有經驗的。」然後所有的人會宣告:「他們應該引導大眾,沒有他們尊嚴無法完整。」[39]
    不要移除任何字,也不要加油添醋,更不要替換。對抗開啟你身上的鍵結[40]當一個閱歷豐富的人傾聽你要當心;渴望在那些聽你說話之人的口中是穩定的好。如果你已經以一個專家的身分進入[41]以精確(?)的唇發話,那麼你的作為會是合適的。
  1. 讓你的心滿溢,但管好你的嘴。當身處權貴之中,讓你的執行精確,在你的主公之前也如此,做他所命令的事。這樣一個兒子會告訴那些聽他說話的人,尤有甚者,他的生育者將被喜愛[42]當你開口,說出肺腑之言[43],聽到的權貴會說:「從他嘴裡說出的是多麼精彩啊!」
  1. 完成主上給你的命令。一個人有父親的教誨是多麼好,因為他出自他的身體,而他(父)在出生前就對他(兒子)說話。為他(兒子)所做的多於他被命令的[44]真的,一個好兒子是神的禮物,他所做多於他所被要求,他做對的事,並把他的心放進他所有的行動(goings)裡[45] 
  2. 如果現在你達到我的地位,你的身體將興盛,國王將會滿意你所做所為,而你將擁有不亞於我在地上經歷過的年份的人生。我已經擁有110年(練習人驚呼:雖然古埃及不像現在這樣閏年,所以每四年會少一天,但還是人瑞呀~~)的人生,因為國王賦予我比我的祖先更多的恩惠,這是因為我為國王做的都是真理與公正直到我年老。

到此為止,由始至末,就如它原本所寫。[46]

註釋:

[1] 這句Gunn有疑,依UCL版。

[2] 這句Gunn有疑,依UCL版:It is a sore disease of the worm。

[3] UCL版:以真理為準則之人長存,並依他的步調行事,他可以藉此起意。內心貪婪之人會死無葬身之地。

[4] 本段UCL版:不要貪得於分配,不要忌妒非你應得知物,不要對你的親人起貪念。溫和的人比強壯的人獲得更多的敬重。在親人之下外出之人(goes out under his kin)是可悲的,被剝奪了說話的利益(profit of speech)。貪圖的標的之一部份[能]從冷靜的性格中製造出一個爭吵者。

[5] Gunn有疑且不完整,但UCL版的句意較不連接,又與Gunn所譯相差甚多:不要命她處理事務,讓她離權力,抑制她。當她的眼睛看見,就是她的風暴(Her eye is her storm when it sees)。這是將她留在家裡的東西。你抑制她的東西是水(Your quelling her, is water.)。子宮將她放在她手中,在她混亂時,一道水渠為她製造。(The womb puts her in her arms. In her turmoil a canal is made for her.)

[6] 此依UCL版較通順合理,Gunn版為:當這樣的話對你複述,不要聽進去,看向地面。不要依據它發言,你面前的人會有智慧。如果你被命令去行竊,設法讓命令從你身上消除,因為這是一件依法應該被憎恨的事。毀壞視野的正是遮擋的面紗。

[7] UCL版:你應該說出你知道該如何解釋的。議會裡有文字的高手,說話比任何勞動都難。能夠解釋的人才有辦法讓它實現。

[8] UCL版:如果你有能力讓人敬佩你,因為知識,因為說話的冷靜,不要命令人,除非是依據準則。有攻擊性的人最終會擾上麻煩。

[9] UCL版斷句略有不同:不要靜默,如果那讓你結巴(stumble)。當你回應一個火爆之人的話,放遠你的目光,克制你自己。魯莽之人的矛飛越(The spear of a hothead flies past),但一個好的移動者會讓它的道路平順(a fine mover has his path smoothed)。

[10] 以下UCL有所不同:這是滋養的禮物,這個和神。他所愛的是為他而作的行動。當在風暴過後,那張臉轉回向你(When the face is turned back to you, after a storm),在他的靈魂之前跟隨著和平,在敵人之前則是障礙。種下愛帶來滋養。

[11] UCL版:讓他的智慧落在他的主人面前,那麼在他的靈魂之前也會有給你的獎賞。

[12] UCL版:他的形象將籠罩你,直到你家族的生命終結,你的高貴(Your noble),你所愛,他藉此活著。當他做出好的姿勢,不要靜默(When he makes a good gesture, do not be silent),這些確實是對你的愛的保障,在愛你之人體內。

[13] Gunn版為祭司(a man of the priesthood),UCL版為議士(a man of a council),總之是朝堂官員,有時甚至身分重疊。

[14] 此句為UCL版的譯文,Gunn標示有不清楚的文字。

[15] UCL版:你的錯誤被轉變成審判。

[16] 每個語言的介係詞運用都有差異,這也造成翻譯上的一大困擾,此處UCL譯作:「為你沉默(stay silent for you)。」

[17] UCL版:在你所知道的城市裡,注意以前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不要信任你的財富,它以神的禮物來到你手上,所以你不會落後於另一個如同你的人,但相同的事也可能發生在他身上。

[18] Gunn版用season,UCL版用place。

[19] 此句Gunn版有疑未譯,依UCL版,但也似乎像是天外飛來一筆。

[20] Gunn版原註:「字面上是『這是防止心提升的事』,一個有趣的詞語。」UCL版譯為:

[21] UCL版:不要奪取鄰居的房舍,不要抑制(suppress)任何鄰近你的事物,這不會有任何結果。不要讓他在你聽說之前說你的壞話。一個愛惹麻煩者是一個沒有頭腦的人。任何被認為是爭執者的人,在他附近會有給抵抗者(struggler)的麻煩。

[22] 本段Gunn未譯,只標示「關於禁慾(Concerning continence)」,內文依UCL,但也有些意味不清。

[23] UCL版:不要提出你自己的問題,直接去找他,讓事件就只與他有關,以避免受他的事物折磨。

[24] UCL版:用這個事件去試驗他的心。如果他所見的,透過他傳達出來,而他做出什麼事,使你對他生氣,或讓他成為朋友,不要抓住目光(seize the sight),要淡定且勿用言語淹沒他,也不要用以冷漠回應,不要以摧毀他來反映出反對他(do not react against him by destroying him)。他的時刻不會不來,沒有人能夠逃避他命中注定的安排。

[25] UCL版:任誰離開商店都不可能再進入。是分享的麵包導致忌妒。空著肚子的人是會抱怨的人;對手是在窮困中產生的。不要讓他成為對付你的人。恩惠是一個人在身敗名裂之後的記憶。

[26] UCL版:了解你的羽翼(plumage),那麼你的資產會長存。在你的人格特質裡,不要對朋友苛刻,他們是洪水來臨時的疏洪道,比財富更重要。他們是一個人對另一人的財產。(They are the property of one for another)

[27] UCL版:從頭懲罰,以人格教育。反對罪行的力量將會是楷模。任何除了成果的實例(Any instance except for results)就是讓一個抱怨者轉變為積極的反對者的東西。

[28] UCL版:如果你娶了一個只顧享樂的年輕女人,一個她的家鄉熟知的快樂女性。如果她難以管束,時刻作樂,不要拒絕她,反而讓她享受,快樂是平靜之水的標記(joyfulness is what marks calm water)。

[29] UCL版:向前推進(move forward)。

[30] UCL版:他們秉持真理(true)就是他們的財富。

[31] UCL版:聽過這些話,他將成為細心的匠人。對後代說話是好的,因為他(?)會聽(for it will hear it)。如果好事(good cases)從上位者那裡升起,他將會永遠的有影響力,他所有的智慧將永存。睿智的人藉由在土地上建立他的善來涵養他的靈魂。睿智的人因他所學的而出名,統治者是有好品行的人。從他的的心與舌的舉措,他的嘴唇在說話時是可靠的,而他的眼睛在看,他的耳朵傾向聽到對他的兒子有用的。做對的事就能面除犯錯。

[32] UCL版:聽從對於一個能聽的兒子是好的,聽的內容進入聽者。聽者成為被聽取的人。聆聽是好的,正如說話是好的。聆聽者是有用之物的主宰,聆聽對聽者是好的。

[33] UCL版:心是它的主人的創造者,不要聽從不聽者的話,一個人的心是他的生命、繁榮與健康。是聽者聽取說者,依據所聽行事的人才是愛聽之人。一個兒子聽父親的話是多麼好,被告知這些的人是多麼愉悅。俊美的兒子是傾聽的主上。被告知這些的傾聽者在身體上是有效力的。

[34] 原註:本節大部分玩弄著字根‘sôdem──其意包含聽覺和聽從。這些繞口令般的文字在埃及文中很常見,尤其是古老的宗教文獻。

[35] UCL版:他的任何計畫就不會有任何搖擺。

[36] UCL版:被視為聽取者(seen as a hearer)。出眾的兒子,他的步伐是出眾的,但沒有一條筆直的道路給無法聽從的人。睿智者的早晨將會是他的保衛,而愚人會被壓制。

[37] UCL版:他以人們為之死的事物維生(He lives on what one dies of),敗壞的言論是他的食物。他這方面的性格是統治者所熟知的,每天說著「活著死亡(living death)」。他所犯的錯誤被忽視為每天發生在他身上的錯誤之部分。(His faults are passed over from the sheer number of faults on him each day.)

[38] 原註:「荷魯斯的追隨者(Followers of Horus)」是個半神人的王朝,埃及人相信他們在荷魯斯之後、統治了大約13,400年,之後才進入美尼斯(Mênês)的統治,甚至有一系列的名稱。

[39] UCL版:展現特質,不要忽略你的脆弱。保護什麼是正確的,是你的孩子的生命。至於帶著錯過而來的權威,人們實話實說,「那就是那個人的樣子」,告訴那些會聽的人,「那就是那個人的樣子」。大家看見,於是大眾平息。沒有他們,財富無用武之地。

[40] Gunn版認為有一字意義不明未譯,此依UCL版:Fight against opening up the bonds on you。

[41] UCL版:注意一個有經驗的人說:「聽著,如果你想在那些聽者口中得到安全感;當你看透了匠人的事例(case)再說話。」

[42] UCL版:你的計劃將會在權貴之中(then your plans will be among the officials)。在主上面前要性格正直,做他所說的,那就是兒子,所以那些聽到的人會說:「確實,恩寵生了他(indeed favour gave birth to him)。」

[43] 直譯為「用心說話」;UCL版則是:「說卓越的事物。」

[44] UCL版:願他所做的比他被告知的更偉大。

[45] UCL版:他的心已經根據他被安排好的步伐(steps)作為。

[46] 古埃及人在文末慣用的語句,以確保完整性。


看了這麼多,有沒有覺得有些話的是智慧,似乎跨越數千年仍然沒有變呢?

到了後段,老先生非常強調「聽」,大概是真的很希望後代可以把他的話聽進去,繼而延續他的成功吧!但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不過屁孩們也似乎亙古不變的會覺得迂腐,想要自己闖盪出一片天。雖不至於人人都失敗,但的確很多人或多或少的受到挫折和吃虧,才又後悔莫及。

古埃及官場指導──《普塔和闐的教誨》(上)

廣告

《普塔和闐的教誨》曾經被認為是世界最古老的書,因為其作者普塔和闐(Ptah-hotep,意為造物神普塔是滿意的)是埃及古王國第五王朝法老Djedkare Isesi(希臘化名字為Tancherês,統治年代大約在西元前25-24世紀之交)的一位大臣。不過研究現存抄本的用字與文法,應屬於中王國第十二王朝之作。(這種托古的行為似乎世界各地都會發生呢~)

刻有Isesi法老登基名Djedkare的浮雕,現藏於柏林埃及博物館。(圖片來源:Wikipedia)

這位普塔和闐活到非常老(先賣個關子,文章最後他會自己告訴大家),也一直服務於朝堂之上,所以想告老還鄉,並將一生的經驗傳承下去。

以下為《普塔和闐的教誨》內文,翻譯自:The Project Gutenberg EBook of The Instruction of Ptah-Hotep and the Instruction of Ke’Gemni, by Battiscombe G. Gunn。這個譯本是1906年Gunn直接翻譯自收藏於法國國家圖書館的Prisse Papyrus,是這篇文獻目前最完整的版本,但其內容與藏於大英博物館的另外兩個版本有不少差異。另外參考倫敦大學學院(UCL)網站的英譯補充及修改。

現藏於法國國家圖書館的Prisse Papyrus。這頁是《普塔和闐的教誨》開始的部分,其餘請見BnF Gallica


城市的統治者,大總理(Vizier),普塔和闐的教誨,在上下埃及之王Isesi統治之下──吾王萬歲,直到時間的盡頭。

城市的統治者,大總理,普塔和闐說:「喔,我的君主,生命的終結已經近在手邊,老年降臨,衰弱來到,而幼稚重來。他[老人]每天躺在悲慘之中。眼睛是小的,耳朵是聾的。能量流失,心臟沒有休憩。嘴巴安靜,他沒有說出任何字;心跳停止,而他不再記得昨天。通體骨頭疼痛,善變為惡。所有的味覺消失。老年對人所為都是壞的。鼻子堵住了,無法呼吸。不論站或坐。

命令我,你的僕人,因此,將我的權力傳承下去。讓我告訴他舊時人聽取的建議,那些神曾聽取的話語。我祈求你,讓這件事完成。罪惡將從有識之士身上移除,你將照亮大地。[1]

這位神的威嚴(Majesty of this God,對法老的尊稱)說:「那麼,指導他吧,用舊時代的字句。讓他成為統治者孩子們的典範,他們可以進入和他一起聆聽。導正他們的心,與他交談,但不要導致疲憊。[2]

由此開始是世襲的領導者、神聖的父親(祭司其中一個職等的稱謂)、受神所愛者、王身之長子(the Eldest Son of the King, of his body)、城市的統治者、大總理普塔和闐所說的名言佳句,以精確的知識和美好的話語教育無知。聽從的人是榮譽,違反的人是恥辱。[3]

他向兒子說:

  1. 不要因為所學而自傲,和無知的人交談如同與智者。技能沒有極限,也沒有任何工匠擁有全方位的優勢。好的話比女奴在鵝卵石上找到的綠寶石還要稀有。[4]
  1. 如果你發現一位辯論者在說話,一個比你優良聰明的人,彎起你的手臂並鞠躬,[5]不要反對他,因為他不會因你而動搖。[6]避免說惡話,不要在他每次說話的時候出言反對。如果他說你是一個對事物無知之人,你的謙遜將奪走他的爭論。[7]
  1. 如果你發現一位辯論者在說話,是你的對手,可與你分庭抗禮。當他口出任何邪惡話語,不要保持沉默,那麼你將比他更睿智。聽者的掌聲將會大作,你的名字在統治者的認知中將會是美好的。[8]
  1. 如果你發現一位辯論者在說話,是個粗鄙之人,不是你的對等,別因他的低下蔑視他。讓他發現自己自相矛盾。不要懷疑他討好你的心,[9]也不要透露憤怒(wrath)[10]給你面前的他。搞混一個不能辨別是非的心靈是羞愧的,如果你將要做出你心中的舉動,像統治者反對般克制它。[11]
  1. 如果你是一個領導者,做為一個領導眾人者,永遠努力當個高尚的人,你的指揮調度應該無暇。真理是偉大的,指引一條筆直的道路;自歐西里斯時代以來,它從未被推翻。僭越法律之人受到處罰。粗鄙之人僭越,但降級(degradations(?))帶走他的財富,因為他的惡行不會停止。因為他說,「我會藉由我自己為我自己獲得,」而不說「我會因我被准許而取得。」但正義的限制是堅定的;這是一個人重複自他父親的。[12]
  1. 不要使人的恐懼;因為神以此為懲戒。有人說:「那裡有生命」,然後他就喪失了口中的麵包。有人這麼說:「權力[在那裡]」,然後他說:「我為自己抓住我所知道的。」因此,有一個人說了什麼,他便被打倒。反之,因給予缺乏的人而獲得;不是使人畏懼。事情猶如神所命令的發生,即使是那個東西也會過去(even that thing cometh to pass)。在友善的屋宇內生活,人們將因此前來,並給出他們自己的禮物。[13]
  1. 如果你是比你尊貴之人的座上賓客,接受他給你的,放到你唇上。如果你看著你面前的他(主人),[14]不要用許多眼光刺穿他。盯著他看是被靈魂(ka)厭惡的。除非他和你說話,否則不要開口;沒有人知道他的意見裡什麼是邪惡的。他問你時要回話,你的話才會討喜。貴族坐在食物前,會依靈魂的推動分食,他給予他喜愛的人──這是晚餐的習慣。[15]是他的靈魂牽引他的手。是貴族給予,不是下位者取得。因此,吃麵包是在神的供給之下,質疑這件事的人是無知的。
  1. 如果你是貴族與貴族間的使者,謹遵委派者之為人,將他的訊息如實傳達。小心你的話語製造了敵意,挑起雙方的紛爭。不要越權,也不要重複任何人──不論是王子或農人的氣頭話,這是靈魂所厭惡的。
  1. 如果你在邊地耕耘,神讓它在你手下繁盛,不要向鄰居鼓起你的嘴,無聲的引起敬畏是更偉大的。典型的主人是有錢的主人,他如議會裡的鱷魚般掌握。不要鄙視沒有子女的人,不要刻薄的對此誇耀吹噓。即使是一個父親也會有許多哀傷;一個有生兒育女的母親可能比女孩不開心。神照顧的是個人,一個部落的酋長可能要懇求他人的追隨。[16]
  1. 如果你很卑微,服侍一個高尚的人,那麼你所有的舉動在神面前都會是好的。如果你知道一個以前較低下的人,不要因你對他的了解而展現傲慢;尊敬他所成就的地位,依據他已經成為的人。財富不會不請自來;這是渴望的規則。如果滿溢,他自己收集它們,神將使他繁榮;但祂將懲罰他,如果他變得懶散。[17]
  1. 一生跟隨你的心,不要做多於受命的事。不要減少從心而為的時間,這是靈魂所厭惡的,因為他的時間被剝奪。不要消耗過多的時間在維持你的房子。當財富已得,跟隨著心,因為如果一個人缺乏力量,財富是無用的。[18]
  1. 如果你是一個高尚的人,生一個神所喜愛的兒子。如果他完全跟隨你的腳步,按部就班,為他做所有的好事,因為他是你的兒子,是由你的靈魂所生,不要把你的心與之分離,不然你所生將詛咒[你]。如果他漫無目的且違反你的教導,處處違逆、口出惡言,挑戰他所有的言詞,攻擊你的他將會成為他們譴責的對象,這表示從他還沒出世就已注定要挨打。[19]被引導的人不會偏向,但失去把持的人無法找到他們的正路。
  2. 如果你在朝堂之上,永遠依照開始的那一天叮囑你的步伐行動。不要缺席,不然你將被驅逐;進入時做好準備,並做報告。已經發表之人座椅寬敞[20]。朝堂依嚴格的規矩行事,所有舉措都有法度。是神將一個人提升到其中一個座位上,這樣的事不會為推擠的人而做。
  1. 如果你在人群中,讓你自己打從內心被愛戴。一個不知道自己的路之人(看見你)會在內心說:「適時的管理自己之人成為財富的擁有者,我應該複製他的行為。」你會聲名遠播,即使你什麼也沒說;你的身體將會被餵養;你的臉在你的鄰居之中將會被[看見];你將會被供給你所缺乏的。至於那些心聽從腹肚之人,他令人噁心而非愛戴,他的心是可憐的(wretched?),他的身體是肥胖的(gross?),[21]相對於受神眷顧的人,他是粗野的。聽從腹肚之人有個敵人[22][23]
  1. 毫不保留的報告你的事務,在與你主上討論時提供你的建議。任何完全能流暢談吐的人不會有困難當一個報告的傳信者。不會有人滿意「但是誰能知道?」超越他的領域才能不受困,如果他傾向被占上風,他應該用「我這麼說(I said so)」來保持沉默。[24]
  1. 如果你是一個領導者,讓你交代的規矩被執行,做事始終如一,勿朝令夕改。施恩惠不要過度大方;這會導致奴性(servility?),造成鬆懈。[25]
  1. 如果你是一個領導者,當聆聽懇求者的陳述要親切。讓他還無猶豫的表達所有自己想說的。[26]但要懇切的解除他的傷痛。讓他自由的說,他所為而來將會被完成。如果他猶豫於敞開心胸,據說:「遭受到這件事的人沒有向他提出關於這件事的請求,是因為他(法官)做錯?」然而一個教育良好的心樂意傾聽。

註釋:

[1] UCL版:那麼他將能為你做同樣的服務事將,人群的爭執將被移除,兩岸將為你辛勞。

[2] UCL版:讓他成為統治者孩子們的典範,讓聆聽(hearing)進入他,每顆心的度量。告訴他,因為沒有人是生來聰明。

[3] UCL版:對聽從的人有益,而對逾越的人有害。

[4] UCL版:好的話比綠寶石還要值得追尋,卻可以在砂輪邊的婦女身上找到。

[5] 原註:當時表示弱勢、屈服的姿勢。

[6] 本句Gunn有疑問,依據UCL版。

[7] UCL版:你可以輕視惡言,但不要在他的時刻與他爭辯;當你的自我節制已經勝過他的誇大時,將表示他被稱作傻瓜。

[8] UCL版:沉默是你塑造自己超越他的方式,當他口出惡言,大倒評估者的胃口,然後你的名字在統治者的認知中將會是美好的。

[9] Question him not to please thine heart。UCL版無此句。

[10] UCL版譯為「pour your heart out」,透露心中的感受或憂慮。

[11] UCL版:破壞一顆不幸的心是件困難的事。你所希望的將被完成;以官方的敵意擊敗他。

[12] 後半段UCL版:法律在貪心之人眼中是被忽視的。眼界小的人抓取財富,但罪刑從沒有成功給予他的獎勵。那些說「我為自己網羅」的人,不說「我為自己的需求網羅」。正確的最後一部份是堅持;對於這個,人說「那是我父親」。

[13] UCL版沒有後半段,所以前半段譯文也有差異,此處仍依Gunn。

[14] UCL版:不要看著主人眼前的。與影響下兩具被看的主體。

[15] UCL版往下少了幾句,直接跳到最後一句。

[16] 本段原註標記有不明未譯文句,所以依據UCL版。

[17] UCL版斷句有些不同,最後一句為:並且在睡覺的時候保護他。

[18] UCL版:不要消耗每天的時間在建設心靈以外的事。當事情發生,跟隨著心,如果心被壓抑了,什麼東西都沒有利益。

[19] 原註對翻譯有疑慮,所以此句依UCL版。

[20] 原註:即舒適的。

[21] Gunn對此處心和身體的形容有疑慮,UCL版則譯:他的心是受折磨的(afflicted),他的身體是不潔的(unkempt)。

[22] 原註:推測就是肚子。

[23] 這段在UCL版差異文字甚大,但核心概念卻大致相近:希望人不要聽從口腹之慾,而是順從心的教導。

參考UCL原文:If you are to be with people
appoint for yourself people you can trust,
and be trustworthy.
The man without speech running through his body
is the one who becomes a commander himself.
A master of goods – what is he like?
Your good name is that you do not speak.
Your body is fattened for you more than your contemporaries.
You receive praise from those you do not know.
When a heart heeds only its belly,
it puts resentment of it in place of love of it.
His heart is afflicted, his body unkempt.
The great of heart is the gift of god,
the one who obeys his body belongs to the enemy.

[24] 原註認為此段有誤,所以依照UCL版。

[25] UCL版的內容幾乎完全不同:如果你是一個接受之命令範圍廣闊的領導者,你應該做卓越的事,來日才會被記住。一個(法律)案件不會在讚美中升起。隱藏的野獸闖入,然後才有反抗。

[26] 以下UCL版有異:受害者喜歡滿足他心中的期望,甚至多於完成他所為而來,如果一個陳情被打斷了,人們會說:「但是為什麼他破壞那個規則?」不是所有他來陳情的事物都可以實現,但好好聆聽對心來說是一種紓解。


看了這一長串的註釋,可以發現不少斷句造成的內容差異,但仍能讀到其中的不少話語,至今看來仍有其道理,可見智慧傳承之重要,也難怪普塔和闐先生會懇請法老,一定要讓他將這些積年累月而來的經驗談在死前傳授給兒子。

到目前為止,老人家已經為我們解說了各種在官場的應對,如果不小心穿越過去,切記不要犯下上述各種禁忌,遵照指示,還很有機會可以升官發達喔!

但人生沒有那麼容易,接下來,老先生將繼續分享他的生活智慧…(前往下篇

王位爭奪下的臣子──辛奴亥的故事

廣告

貴族、公爵、君王在敘利亞(Setiu)的領土之統治者,他所敬愛的國王真實的朋友、跟隨者,辛奴亥(Sinuhe,S3nht)說道:「我是主上的追隨者,一個王家宮室裡的侍從,也從屬於高貴的女士,被高度讚揚的Khnumsut*的Senwosret(一世)之王后、Qanefer*的Amenemhat(一世)之女兒,Nefru,尊貴的女士。

*這是兩位法老的金字塔之名稱

30年*,氾濫季*第三個月,7日:神靈降至他的地平線*;上下埃及之王Sehotepibre登上西天,與太陽合而為一──神聖的肉體與他的創造者合而為一。居所一片寂靜,所有的心都在哀悼;宮門關閉、隨從躬身而坐、貴族傷悲。

*此段所述的Sehotepibre是Amenemhat一世的登基名,統治年份跟年號的概念類似
*Akhet,埃及三季之一,大約在7-11月
緊接著是生長季Peret、收穫季Shemu,各有四個月,120天
再加上新年節慶5天,正好365天
*horizon,太陽上升和下降的地方

現在陛下已經派出軍隊前往Tjemeh之地(在利比亞),以他的長子,完美的神Senusret作為領袖。他被賦予重創異土並拿下Tjehenu人的使命。他現在正回歸,帶了利比亞的俘虜,以及無數的各種牲畜。

王室家臣被派遣往西國界,去通知王子在宮廷發生的事。信使在路途上遇到他,在夜晚來到他跟前。完全沒有半刻遲疑,鷹隼(falcon)*和他親衛一同起飛,沒有讓他的軍隊知曉。

*鷹隼是何魯斯也是法老的象徵,這裡指Senusret

這時,與他一同行軍的王家子弟之一也接到傳話。這時我就站在一旁值勤,他說話時我聽到他的聲音。我心崩潰,臂膀攤張,四肢顫抖。我迅速離開,為自己在兩株灌木間找一個藏身處,好避開道路以及路上的旅人。

寫有辛奴亥故事的石灰石塊(正面)。(來源:大都會博物館)

我往南行,原先並沒有打算來到此安身之地,預期衝突會發生,而我不認為自己會存活下來。我度過Maaty湖接近神聖的無花果樹,來到Sneferu王的島,在那裡,土地的邊界上過了一天。當白晝再度降臨我便啟程,路上有一名男子向害怕他的我敬禮。到了晚餐時間,我已經到達野牛碼頭(Cattle-Quay)。

藉著西風,我乘無舵的船渡河,來到在「紅山女士」的採石場之東。我向北靠雙足走到建來擊退敘利亞人和沙行者(sand-farers)的「統治者之牆」(Walls of the Ruler)。之後我蹲伏入樹叢,就怕被在牆上執勤的看守人見著。

我在夜間前進,當黎明到來我已抵達Peten。我在苦湖(Bitter Lakes)的一個島嶼(Kem-Wer Island)下榻,一時口乾舌燥,我說:「這一定就是死亡的滋味。」然而我仍重振己心、收攏我的四肢,就在這時我聽到了牛隻哞叫的聲音,還看到敘利亞人。他們的一個謝赫(sheikh,教長)曾經到過埃及(Kmt),且認得我。於是他給我水,也為我熱牛奶。我和他一同前往他的部落,他們待我很好。

一國過一國,我到過比布魯斯(Byblos,今黎巴嫩的朱拜勒),也去了Qedem,一待就是半年,直到Amunenshi帶走我。他是上Retjenu(黎凡特地區)的統治者,並且告訴我:「你跟我在一起會高興的,因為你將會聽到埃及的話語。」他這麼說,因為他知道我這個人,也聽過我的能力,且跟著他的埃及人已經為我做擔保。

然後他跟我說:「你為什麼來到這裡?居住地發生什麼事了嗎?」

「Sehotepibre法老已經走向地平線(即過世),而且這一切是怎麼回事不得而知。」然而我說的只有一半是事實,「我從利比亞的遠征中歸來,這件事被通報給我,我嚇壞了,我的心甚至已不在我的體內,並領著我走進沙漠之路。我從未被控訴;我也未被唾面過;我不曾聽過斥責;我的名字沒有在傳令官的口中聽說過。我不知道什麼引領我到這個國家──這似乎是神的安排,讓一個來自三角洲的人人發現自己在阿拜多斯,或沼澤居民在努比亞。」

「所以那塊土地沒有了可敬的神如他怎麼樣?對他的敬畏可是遍布全國,就像瘟疫年間的Sekhmet。」

我這麼回答他:

是的,他的兒子已然進入王宮,並承擔起他父親的功業。
現在,他是無可匹敵的神,在他之前沒有其他存有。
他是知識之主,精於計畫,善於指揮,來來去去都是由於他的命令。
當他父王待在王宮,他征服國家,並向他報告他的命令都已完成。

現在,他是英雄,因他強壯的手臂而活躍,是一個所向無敵的戰士。
看著他兵臨野蠻人、前進戰鬥。
他擦亮號角,令人手軟,他的敵人完全無法整頓軍隊。
他有仇必報,一個頭顱的擊碎者,接近他的人無人能夠支稱太久。
他邁開大步,摧毀逃亡者。背對他的人沒有生路。
在被逼退時他是堅定的,一再回身,他絕不會漏出的自己的背。
他是堅決的,眼見敵群,也不會心灰意冷。
他迫切想看到群眾;他的喜悅臨於野蠻人。
才拿起他的盾,他便進擊;他殺人從不需要第二擊。
沒人有辦法躲過他的箭,也沒人能拉開他的弓。
野蠻人躲避他的臂膀,就像偉大女神的力量。
已經預見結局,他無所顧忌的戰鬥。

他是一個善良的君主,溫和的偉大。
透過愛,他征服。
他的城市愛他勝於它原本的成員,為他欣喜多於城市之神。
男女經過都對他狂喜鼓舞。
他是一個王,早早便戰勝成名。
他的眼睛打出生就在此上,他讓與他一起出生者富裕。
他獨一無二,是神的贈予。
自從他開始統治,此地如是歡欣!
是他開拓了疆域。

他將會征服南地,北國更是想都不必想。
他生來就是要擊敗敘利亞人,就是要來踐踏沙行者。
派遣使者,讓他知道你的名字。
當一個人遠道而去尋求陛下,他將不會對一個將會效忠於他的國家不友善。

然後他對我說:「埃及知道他的成功一定很高興。但,你看,你現在在這裡。你會跟我待在一起,而我會善待你。」

他把我介紹給他的孩子;他將我和他最年長的女兒撮合;他讓我從他最好的國土中選擇我的領地,就在與他國的邊界。那是一塊好地方,叫Iaa。那裡有無花果,還有葡萄,酒比水還豐富,蜂蜜極好,辣木籽油(moringa-oil)豐沛,還有各種樹上的水果。那裡有大麥,以及小麥,牛隻更是不可勝數。

辣木樹,在許多地方的傳統醫學上會使用。辣木籽是莢中的種籽。(圖源:維基百科)

現在,降臨於我的恩惠甚重,他指定我為一個部落的統治者,那是他國家中最好的。

食糧和酒飲為我製造,紅酒更是日日供應,還有煮魚、烤禽,以及田獵。他們會為我捕捉;他們會為我安排,再加上我自己的獵犬所獲。許多甜點為我而做,還有每隻煮魚中的牛奶。

我花了許多年,我的孩子們也都成為男子漢,個個管理自己的部落。南北往來於居所的信使會停留,我也讓所有人賓至如歸。我供水給口渴之人,讓迷途之人回到道路上,並拯救被搶的人。

敘利亞人膽大包天,抵抗國家的統治者,我出言反對他們的行動。於是,這個Retjenu的統治者讓我指揮他的軍隊多年。我攻無不克,他們被從草地和水井驅離。我劫掠牲畜、帶走住民、奪去食物,之中也有人被我健壯的手臂和強勁的弓殺死。藉由我的舉措,以及精細的計畫,在他心中我獲得高評價:他愛我,因為知道我的英勇;他使我位列自己孩子們之上,因為看見我手臂的強壯。

一個Retjenu的壯士前來我的帳篷挑戰。他是一個無雙的戰士,曾征服所有對手。他說他要與我戰鬥,並且擊敗我,聽了其部族的建議要奪過我的牲畜。

統治者與我商談,我這麼說:

我不認識他,也不是他的盟友,能走在他的營帳周圍。
是我已經侵入他的私人地盤,侵犯他的圍場?
這是怨妒,看到我執行了他的使命。

我多麼像是一頭在另一個獸群中流浪的雄獸
──獸群中的雄獸攻擊我;野外的走獸襲擊我。
一個外人可能被當作長老愛戴嗎?
從來沒有野蠻人能跟沼澤來的人結為同盟;
什麼可以讓紙莎草長在山上?
那隻公獸想要打鬥,難不成戰士會害怕有人並駕齊驅而想要鳴金收兵?

如果他真想打,讓他說出他的願望!
神會不知道她的命運?
他不知道那會是怎麼樣?

當夜降臨,我為我的弓上弦,並試試我的箭,磨利我的刀,再拋光我的武器。黎明降臨,Retjenu已至,煽動他的族人,也聚集他的鄰國,因為他早計畫了這次戰鬥。不過,每個胸膛都為我燃燒,婦人們喃喃自語,每顆心皆為我悲痛,說:「陌生人可能強大到打倒他嗎?」

一時,他的盾、他的斧、他一懷抱的標槍落下。我躲過他的武器並讓它們從我身邊呼嘯而過,他箭箭需發,一而再,再而三。他逼近我,我便射中他。我的箭卡在他的頸項,他大聲哀叫,隨即面地倒下。我以他自己的斧頭擊倒他,並且對著他的背喊了我的戰呼。當所有亞洲人在下,我讚美戰神蒙圖(Montu),同時他的支持者為他哀悼。統治者Amunenshi擁抱我。

他計畫對我做的,我報應在他身上。之後我帶走他的財產,並劫掠他的牲畜,奪走他帳棚裡的物品,還拆解他的營帳。有了這些我變得強大,多了大量的財富以及充足的牲口。

神對冒犯祂之人是如此仁慈,祂引此人迷途到異國。如今,祂是滿意的。

一個亡命之徒因環境而隱遁,但我在居住地享有令譽;
一個浪人由於飢餓而遊蕩,但我將麵包分給我的鄰居;
一個因為赤裸而離開故土者,但我有明亮的亞麻、雪白的亞麻;
一個男人因為沒人可供差遣而逃跑,但我擁有足夠的侍人。
我們房子很好,居住空間寬敞,然而我心繫的卻是王宮。
無論是什麼神命定了這次逃亡,請慈愛的帶我回家。
肯定,你將會讓我看到心心念念之所在!
有什麼比讓我葬在我的出生之地重要?
我祈禱,好事降臨,天賜恩典。
願祂讓受盡折磨的人有好的結局;
願祂為被祂逼迫遠居異邦的人心痛。

如今,祂慈愛地聽到遠在外地之人的祈求,他現在可以從飄盪處回歸,到他被剝奪的地方。

願埃及之王對我仁慈,讓我可以依他的恩典而活。
願我能問候住在他王宮中的大地的女主,並聽取他孩子的訊息!
所以,讓我的腿腳再次年輕吧,因為現在老年已至,脆弱已經征服我。
我眼皮很重,我手臂虛弱,我雙腿癱軟,我心疲憊──我命將已!
願他們引導我到永恆之城!
願我跟隨萬物的女神(Lady of All,即王后),於是她將會告訴他的孩子我一切都好!
願她在我之上度過永恆!*

*就像天空女神努特

現在 Kheperkare國王陛下(即第十二王朝法老Senusret一世)已經被告知我的處境,陛下派了人來我這,帶著大量的王家賞賜,鼓舞這個謙卑僕人的心,就像對待任何一個國家的統治者,並讓我知曉在他王宮中的王子的訊息。

讓他回歸埃及的聖旨被帶給這個謙卑的僕人,副本如下:

何魯斯活著的化身,雙女神活著的化身,金何魯斯活著的化身,Kheperkare王,拉之子Senusret,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道王室命令至跟隨者辛奴亥:這道王令被帶給你,並通知你,你在國與國之間的遊盪──從Qedem到Retjenu,一國又一國──是由於你自己的心所使。你做了什麼,以至於該被抵制?你沒有口出咒罵,以至你的話語應該被懲罰;你不曾在議會中,以至你的言論要被反駁。

這個想法牽引你的心,而非我有意針對你。你在王宮裡的天(指王后)堅毅並繁盛至今,她的頭以地上的王權妝點,而她的孩子都在大殿之內。你將儲存他們給予的財富,依他們的賞金而活。

回來埃及吧!然後你將看到你成長的地方。之後你可以親吻宮門的土地,並加入群臣。

如今你已開始衰老,元氣漸失。想想入土並過渡到神聖境地之日。一個守夜人會被指派給你,帶著聖油以及出自Tayet*之手的布。喪禮將會在入土之日的那天為你舉行:有黃金的木乃伊棺、青金石的面具,青天覆蓋,並將你置於靈車之上,牛隻拖行,歌者走於前,舞者在你的墓門口翩然起舞,奉獻祝禱也會為你吟誦,犧牲會在你的祭壇口舉辦,而你的柱子(pillars)會用白石建造,與諸王子的同列。

別客死異鄉,亞洲人無法讓你安息長眠,在製作棺槨時你不會被包覆在山羊皮裡。
你在大地上遊蕩太久了,多為死後之身著想,歸來吧!

*編織女神,善於製造包裹木乃伊的布料,同時也是編織者的守護神。
由於麻布也是處理傷口的材料,所以也是傷患的保護者。

這道聖旨在我站在我的部族中十降於我,它被朗誦之後我五體投地。我碰觸土地,並讓塵土灑到我的頭髮上;我環顧我的營地,並大聲喊叫:「這怎麼可能發生在一個他的心帶領他迷途到異鄉的僕人身上?
從死亡中拯救我慈悲盛大如斯,而你的靈魂(ka)讓我的軀體得以返家善終!」

回覆這道聖旨的副本:

王宮的僕人辛奴亥說:最欣喜的歡迎!關於這場你謙卑的僕人在無知中犯下的逃亡:是你的靈魂(ka),喔,至善之神,兩地之主,太陽神拉鍾愛的,底比斯之主蒙圖(Montu)所偏好的,以及兩地王座之主阿蒙(Amun)、索貝克─拉(Sobek-Re)、何魯斯、哈托爾、阿圖姆以及九柱神、東方的何魯斯Sopdu-Neferbau-Semseru、伊美特之女主(the Lady of Imet,即聖蛇瓦吉特)——願祂圍繞您的頭首、[尼羅河]水流之上的神聖議會(the divine Council upon the Flood)、在各國中央的敏(Min)─何魯斯、朋特女神Wereret、努特(Nut)、長何魯斯─拉(Haroeris-Re),以及所有鍾愛之國(即埃及)還有海島的神明,願祂們賜生命和統治予你的鼻孔(nostrils),贈予您他們的財富,給您無限的永恆,還有無盡頭的壽命。願對您的畏懼在高地和低谷迴盪,因為您已征服了太陽所圍繞者!
這是一個謙卑僕人為了他從西方前來拯救的主人之祈禱。

感知之主,人民的感知者,以宮廷威嚴的身分知曉(as the Majesty of the royal court),你謙卑僕人害怕說出口的實在難以啟齒。喔,偉大的神,與知曉誰人願意服侍祂的太陽神並列者!你謙卑的僕人在追尋他身後之人手中,喔,讓我隨您處置!
陛下是征服者何魯斯,您的雙臂征服各地。

現在,願陛下命令我可以帶Qedem的Meki,來自Keshu之外的定居者,還有Fenkhu(腓尼基)的Menus。他們是著名的統治者,皆依您的愛而生長。更不消說Retjenu,它是您的,就像您的獵犬!

你謙卑僕人的這場逃亡,並不是事先計畫的,不曾在我心中,我從沒有像過。我不知道是什麼使我與我的故土分離。一切就像一場夢:如同一個來自三角洲的人發現自己在Yebu(尼羅河上游象島附近的島嶼,位於南方的亞斯文);一個沼澤瀉湖來的人發現自己在努比亞。
我沒有理由害怕,沒有人在後追趕我。我沒有聽聞任何責難;我的名字從沒有在起訴人口中聽過。但我的身體就是不由自主的顫抖,我的雙足奔馳,我的心操弄了我,而安排這個逃亡命運的神將我拖離!

但我從前不曾放肆,因為一個男人尊敬被他的土地所知曉的人,同時太陽神拉已將遍地的敬重加諸於您,而且對你的畏懼傳遍各國。不論我是在家,還是在這個地方,都是您籠罩了地平線。太陽因你而照耀,河中的水流在你希望之時被飲用,空中的空氣在你准許之時被呼吸。既然您傳喚了您謙卑的僕人,您謙卑的僕人會將這裡的一切交給那些在這個地方生養的孩子。

願陛下如意,人因你的給予的氣息而活。太陽神拉、何魯斯和哈托爾鍾愛您尊貴的鼻子,同時底比斯之主蒙圖期望它活到永遠!

我被允許在Iaa多待一日,將財產交給我的孩子們:我的長子照顧我的部族,我的所有都交給他──我的僕人,還有全部的牲口;我的庫存水果,以及所有的果樹。

之後這個謙卑的僕人南行,我在何魯斯之路(在埃及邊境)停留,那裡負責戍守崗哨的指揮官傳了個訊息至居住所通報。

之後陛下讓一個值得尊敬的王家農人監督者前來,帶著裝有法老豐富賞賜的船,給那些送我來到何魯斯之路的敘利亞人,且我逐一唱名。

我揚帆出發,每個僕人都在各自的崗位上,並且有人在我身邊捏麵和釀酒,直到我抵達Itjtawi(第十二王朝的都城)。
就在破曉之時,他們前來傳喚我。十人來,十人回,領著我進宮。我以額頭碰觸人面獅身之間的土地,這時王子們站在門口等著見我。在柱廊指引的侍者指示我前往大殿的路。我在金柵欄圍繞的王座上找到陛下。我五體投地,腦袋一片空白。這位神友善的對我說話,但我就像一個困在黑暗中的人,我的靈魂(ba)已湮滅,我的四肢癱軟,我的心也不在我的身體裡,以至於不知生死之別。

陛下對其中一個侍者說:「扶他起來,讓他跟我說話!」

然後陛下道:「看,在遊蕩異邦之後你已歸來。在逃亡之後,你現在年事已高,不再強健。入土為安可是大事,你不應被被野蠻人下葬。別這麼對待自己!你在你的名字被宣讀時沒有回話,難道是害怕責難?」

我以一個受驚之人的答案回應:「主上對我說的,我有什麼可以回答?不是因為我對神的藐視,而是體內的畏懼導致了命定的逃亡。如今,我在你跟前,我的命是你的,聽憑處置!」

這時公主被帶了進來,陛下對王后說:「這是辛奴亥,以一個亞洲人的身分回來,就像一個敘利亞人的後代!」

她驚叫一大聲,公主們也異口同聲尖叫,並問陛下說:「這是他嗎?君王,我的主。」

「這真的是他!」陛下說。

現在他們戴著項鍊、響板,以及哈托爾的搖鈴(sistra),並呈給陛下:

請將你的雙手置放在這美好之物上,吾王萬歲!
這些都是天女(Lady of Heaven)的標誌。
願金色者(the Golden One,即哈托爾)給予你的鼻子生命!
願眾星女神擁抱你!
南方的王冠往北,北方的王冠向南,承陛下之言,合而為一。
聖蛇就坐鎮您的眉宇之間。
您將困窘之人送離邪惡!
願太陽神、兩地之主對你仁慈!
為您歡呼,也為萬物的女神。
鬆開你的弓,放下你的箭,讓窒息之人喘息。
在這個好日子賜予我們一個禮贈,
把這個異邦首領,北風之子,在埃及出生的野蠻人還給我們!
他因對你的害怕而逃亡;
他因對你的恐懼離開這片土地。
願這張臉見了你不會蒼白!
盼這雙望了你的眼睛沒有畏懼!

陛下回應:「讓他不在惶恐、不再驚懼。他將伴隨貴族身邊,他會成為百官之一。去更衣室等他!」

寫有辛奴亥故事的石灰石塊(背面)。(來源:大都會博物館)

當我從大殿出發,公主們牽著我的手,我們一同穿過王宮大門。我被指定到一個王子的住所,裡面是奢華的物品:有一間浴室,以及地平線的神聖圖像,還有來自國庫的寶藏、王家亞麻的衣衫、沒藥和國王和其所愛的官員使用之上等香油。並且,各個侍者各司其職。

年歲從我的四肢除去。我鬍子刮乾淨了,頭髮梳理好。一車東西被送回異國,衣服則送還沙行者。
我身穿品質優良的亞麻衣,還塗抹上等的油。我睡在床上。我將沙還給住在沙中的人們,把樹油還給用它塗抹的人。
給我的房屋原屬於官員,許多工匠修繕它,所有的樹也都是整理的煥然一新。膳食每天三次和四次的從王宮端來給我,這還不包含王子公主不間斷給我的。

一個石造的金字塔為我在金字塔群之中搭建,石匠正在測繪它的地基;設計師正在規劃;雕刻匠正在精雕細琢;監工也在墓葬地裡忙碌。所有該放進墓室的物品一應俱全。

有了指定的喪禮祭司,還有一個喪禮花園為我建造,而園地也就在港口前,如同做給高官一般。我的圖像以金覆蓋,而褶裙使用琥珀。這一切都是陛下的指示。沒有其他人有過同等的殊榮。我受到王的厚愛,直到停泊之日(死亡)到來。

故事到此為止,由始至末,就如它原本所寫。

 


 

〈辛奴亥〉可以說是最著名的中王國故事,有諸多抄本,可見受歡迎程度,也被認為是古埃及文學的桂冠。在大都會博物館的版本抄錄在凹凸不平的石灰石塊上,仔細看可以發現書寫者一開始很有自信可以用這個石塊寫完所有故事,行距工整,但越下方越密集(跟平常在寫筆記滿像的XD)。在背面則是中間段最緊密,最後似乎是放棄了,又變得鬆散,但也只遺漏了幾句。

根據其中的法老名稱可知,時間設在第十二王朝時期建立者Amenemhat一世死後。至於主角辛奴亥為什麼要落荒而逃呢?研究者看法不一。先讓練習人來補充故事的背景(大概埃及人自己都知道,所以就沒寫了):其實Amenemhat一世並不是正統王室,他能夠登上王位、開啟第十二王朝目前有幾種推測:一是以權臣之姿篡位或共治,二是在無子嗣的先王去世後才謀得王位。目前尚未找到第十一王朝Mentuhotep四世的木乃伊或墓室,也沒有他被迫退位或指定死後由Amenemhat繼承的考古或文字記錄,所以過程仍是個謎。這中間的權力鬥爭,讓Amenemhat一世非常注重鞏固王權,甚至遷都到內文所說的Itjtawi(在法尤姆地區,確切位置還沒找到,但美國學者Sarah Parcak以「太空考古學」發現很有可能的地點)。

依據文中脈絡,辛奴亥逃亡的關鍵在於聽到兩則宮中傳來的消息。首先有人來告訴王子宮中發生大事,他只帶著親衛隊就速速離去,甚至沒有讓整個軍隊知道。為什麼呢?有另一個故事〈Amenemhat的指示〉描述法老託夢給兒子,訴說自己的遭遇和遺言。原來Amenemhat一世是被謀殺!辛奴亥值勤時不小心聽到的第二則消息中應該有驚人的內幕或陰謀,至於到底是什麼,沒有人知道。

一塊出自阿拜多斯現藏於開羅的石碑,碑上紀錄時間為Amenemhat一世30年,同時也是Senusret一世10年,見證他們的父子共治(以確保王位繼承),是目前所知最早。雖然故事中沒有描述,但Amenemhat一世遇害,當時在外征戰的Senusret一世最後還是回到王宮,穩穩坐上自己的王位,沒有讓政變成功,看來這位王儲的教育很成功。

出自阿拜多斯,現藏於開羅的CG 20516石碑,紀錄有兩位法老共治的年號。最上「安卡」符號左為Amenemhat一世的登基名,又為Senusret一世。(來源:Wikipedia)

PS1.本文參考兩個英譯版本,並依通順與合理性選擇,再改為較通順好理解的中文,僅供參考,若有訛誤請通知修正,謝謝!

PS2.文學性的研究分析請參考Wikipedia的Story of Sinuhe條,以及其參考文獻。

  • 參考英譯:
  1. “The Tale of Sinuhe”
    Translation by R. B. Parkinson, based on the 12th Dynasty version in Papyrus Berlin P 3022. For 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see The Tale of Sinuhe and Other Ancient Egyptian Poems 1940–1640 BC (Oxford World Class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http://www.metmuseum.org/exhibitions/view?exhibitionId=%7b36bfd863-bd71-4d58-b1b2-f3f865084dbb%7d&oid=591471
  2. https://sites.google.com/site/collesseum/sinuhe-1
  • 大都會博物館「古埃及轉化:中王國時期」展覽語音導覽:

紅海岸貝雷尼賽的新發現

廣告

近期又有新考古發現!波蘭華沙大學的地中海考古中心(PCMA)執行的貝雷尼賽(Berenike)計畫,在上一個考古季(2014.12.17-2015.2.11)於紅海岸的貝雷尼賽有重要發現我們對當地的了解可以更進一步 

石碑殘塊上有第十二王朝法老Amenemhat四世的王名圖章。(photo K. Braulińska, Berenike Project, PCMA)

其中最重要的發現是兩塊古埃及石碑。第一塊石碑上頭刻有中王國第十二王朝倒數第二位法老Amenemhat四世的王名圖章,這位法老的統治期間大約在西元前十九世紀前期,曾經數次派員前往尋找西奈的綠松石礦,以及上埃及的紫水晶,甚至還前往朋特之地。義大利考古學家就曾經在Marsa Gawasis(位於紅海岸,在貝雷尼賽北方約三百公里)找到一塊完整石碑,記錄了這位法老在位第八年曾派遣人員前往朋特之地。(詳情請閱讀:〈朋特之謎〉

第二塊石碑透過古文字學定年大約是第二中間期至新王國之際的產物,所以與第一塊石碑相差有數百年之久。根據這個考古季之前的所有可得資訊,貝雷尼賽港是在西元前第三世紀由托勒密二世建立,這位法老還曾派出隊伍在非洲東岸尋找軍用的非洲象。但這兩塊石碑證明此地在更早之前就有埃及人活動,可能是經由紅海往南航行,前往更遠地方的沿岸補給站之一。

另外也發現一些希臘羅馬時代的建築遺跡和墓葬,不過更重要的是還找到兩塊刻有希臘文的完整石碑,發現石還站在原本的位置上,一個就在門道旁,另一個在推測是庭院北側外牆附近。較老的石碑刻於西元49年,是奉獻給伊西絲的,由一位書記製作於西元49年。另一塊也是由一位書記所製,並說自己負責一間香料房(aromatics warehouse),年代約為西元112或113年。這是出現在於羅馬時期以貿易香料聞名的貝雷尼賽的第一次有關香料房的紀錄。

記錄有香料房的希臘文石碑。(photo S. E. Sidebotham, Berenike Project, PCMA)

資訊來源:

Dr. Zahi Hawass 網站

Ministry of Antiquities 臉書

古埃及人的頭髮與假髮(上)

廣告
練習人貼心提醒:下有木乃伊圖,請小心閱讀

古埃及人的頭髮相較於被世世代代的有識之士重複翻看的文本和編年史,長久被視為「輕浮」的主題,直到相對晚近才成為長期、認真的研究主題。不幸的,這種態度在埃及學中導致某種不平衡。儘管非常重要,但文字證據絕對不是了解一個文化的唯一途徑,尤其當時識字率低於百分之一,文字實在很難作為研究古埃及人生活的最佳工具。

不過,這當然要看研究者所認為的埃及人是誰。可以確定對於許多學者而言,古埃及似乎由一群識字的男性貴族,包含國王、祭司、書記等人所組成,而沉默的大多數則被鄙視為不過是不識字的「鄉巴佬」(peasants)。但就是這些「鄉巴佬」建造了那些古蹟,還創造了為這個文化奠基的財富。他們也值得成為認真研究的主題,不論他們製造便於研究的書寫證據之能力。

做為另一種資訊的來源,人們自身的遺存提供了豐富的證據,因為埃及的氣候平等的保存了人工木乃伊化的貴族屍身和最窮困的個人之遺存。簡單的埋於沙地,乾熱的條件讓導致腐敗的水分乾燥,使屍體自然木乃伊化,同時乾燥並保存皮膚、頭髮、指甲等軟組織。這些不只是許多造型的主體,也包含可以藉由幾乎不造成損壞的技術進行分析取得的大量資訊。

當科學研究日漸精細,身體的每個部位開始訴說各自精采的故事,頭髮尤其是如此。社會各族群的古埃及人都因諸多不同的原因,對頭髮做出不一樣的處置。他們選擇描繪它的方式,以及隨之發展出的髮型也可以用來為整個王朝時代建立一個好用的編年史,可以用來比對保留下來形式五花八門的頭髮。

不過,從考古發現或藝術、文學紀錄看都很清楚,埃及人的頭髮並不是全部都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會依據個人喜好、財富和社會地位,同時也受到數千年間不可避免有所變的時尚影響。假髮(wig,譯註:一整頂的假髮)和接髮(hair extension,譯註:接於本身頭髮的假髮)是日常生活和喪葬都會穿戴的物件,結合對華麗與威儀的渴望,以及清潔的實用性。在埃及極端的氣候下,對於光頭或短髮最涼爽的選擇會是以假髮阻隔陽光的傷害,其次則是簡單的亞麻布頭巾,因為體溫可以透過網狀的纖維排出,而又同時可以保護頭部。剃除天然的頭髮並採納假髮也同時是衛生措施,大幅降低了與寄生蟲感染相關的健康危機,尤其是頭蝨(Pediculus humanus capitis)的問題。確實,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就表示:「埃及祭司們每隔一天就會剔一次全身的毛髮,以防蝨子或其他同樣令人不悅的東西在執行宗教義務時出現。」

用來製作假髮或接髮的毛髮來自人類,可能是自己的或買來的。頭髮本身作為有價值的商品,與黃金、香料同列在拉罕(Kahun,或稱El-Lahun)城的帳目單上。一旦收集到所需的髮量便分成一綹綹,再用密齒梳梳開打結並去除跳蚤卵,在梳子上有時還可以發現蟲卵的痕跡。運用一組令人驚豔的理髮工具,假髮工匠會將準備好的頭髮做成髮辮或捲髮,視髮型需求而定。再將每一件分別裹上加熱的蜂蠟和樹脂混合的固定劑,等到冷卻就會變堅固,因為蜂蠟的溶點是140°–145°F(約60-63°C),用此法鞏固頭髮即使在埃及極端的天候下仍會有效。

第十一王朝Nefru王后的梳妝情形,王家髮型師Henut正為王后盤上接髮。 出土於Deir el-Bahari的Nefru王后墓。(圖片來源:布魯克林博物館)

如此,每個獨立的髮束和髮辮就可以接髮的形式直接連結到真髮上,或將髮束固定在木製的頭型架上製成出來的網底,製作成一頂假髮。儘管亞麻線和皮條有時也用來製作網底,但通常還是使用編織的髮束。各個髮束可以直接和即將成為網底一部分的緯線織在一起,或直接綁到位置上。另一種方法是將髮根環繞網子的一部分,壓緊再以較小的髮束纏繞,塗以蜂蠟樹脂混合劑固定。這些製作技術和假髮工匠顯著的技巧常生產出水準足以和現代媲美的假髮。而且儘管一直有人懷疑他們的假髮可能重到導致頭顱頂葉變薄(!),他們輕量級的製作讓它也一樣容易穿戴。

我們近期在鷹隼城(Hierakonpolis)手工藝者墓地發現早在西元前3400年就有使用接髮。而最早的真假髮(actual wig)碎片可追朔至王朝的初始期,在阿拜多斯的烏姆卡伯(Umm el-Qa’ab)墓地相當大量的被發現,儘管破碎,仍呈現其高度複雜的製造技術,包含一些髮緯線(hair weft)上附有各種不同的波浪捲髮、柱型捲髮(ringlet)以及髮辮。

儘管在古王國相對較少「頭髮發現」(”hair finds”),在 Deir el-Bahari的第十一王朝墓地找到豐富的關於Mentuhotep二世(c. 2061-2010 BCE)宮廷的有趣樣本。

這位法老的幾位妻子被發現時仍保存良好,包含他二十歲的王后Ashayet,她個人剪短的頭髮被辮成髮辮,尾端都以一滴樹脂固定劑定型,她頭髮本來的深褐色也被施以深褐色的蔬菜著色劑加強。不過,最有趣的例子應該是在這位法老士兵的集體墓中找到,其中一人為自己的頭髮接了短的假捲髮。由於他的喪葬看起來是在戰後倉促執行,這就不可能解釋為死後的加工,而是在世時就如此,支持了頭髮在頭盔引進之前是士兵唯一防護的理論。

最古老的完整假髮也屬於這個時期,其中最早者在女祭司Amunet墓中找到。在利什特(el-Lisht)墓地左近的一些第十二王朝墓中的木儲藏箱裡也都有找到假髮,儘管保存情況惡劣,但都是以人類毛髮裹上樹脂固定劑製成。

至於新王國,保存下來的假髮與假辮子反映了當時流行的多種男女髮型。來自底比斯,現存於大英博物館的男性雙風格假髮便是很好的例子,完全以真髮製造,分成兩個不同的層次:上層的淺褐色捲髮覆蓋在底層數百原本長達38公分的深褐色髮辮上。這是雙(或複式)風格深受當時男性官員和貴族的喜愛的清楚例證,但卻反覆被標示為「女性貴族的假髮」,這反映了將任何隱約具有裝飾性的物品歸屬於女人的傾向。

出土於底比斯墓中的雙風格男性假髮,以人髮為材料,上層是捲髮,下層則是數百根細辮子。(BM EA2560)

一個來歷不明的新王國稍晚相似例子,現藏於柏林,也是網底加上捲髮和辮子的安排;另一個有同樣雙風格的破碎樣本由在尤亞(Yuya)帝王谷的墓(KV 46)中找到他部分的假髮組成。一個「人工柱型捲」的奇特樣本,顯示來自一頂較短的假髮,在可能是尤亞曾孫的圖坦卡門之陪葬品裡一個小方解石箱中找到。 努比亞持扇人Maherpra也被葬在王家之谷,但相對於前述的高度人工風格,他在自己理過的頭上戴著一頂用自己的黑人髮(heliotrichous [Negroid] hair)製成的短螺絲頭,製造出完全自然的風格。

女人的假髮很明顯的較男人戴的不花俏,也因此較為自然。新王國女性偏愛的長髮風格保存最好的例子在Meryt與Kha丈夫共用,位於Deir el-Medina的墓中一個Meryt的高木假髮盒裡找到。它由稍長於50公分的深褐色捲曲髮束以複雜的結固定在構成中分髮型的細辮周圍製成。一個相似的長辮假髮在Hontempet公主的木乃伊頭上找到。這位公主還被提供第二頂假髮,是以人工捲髮束綴以柱形捲髮製成。

Meryt的假髮。現藏於都靈美術館。Su Bayfield攝於2008。(圖片來源:Deir el Medina)
Hontempeta木乃伊和胸前的假髮。(圖片來源:Mathilda’s Anthropology Blog)

完整的假髮之外,獨立的髮辮被用來增加厚度和長度。葬在el-Mustagidda的一位男性,他的頭髮就被人工用線將本身的頭髮和人頭髮相接,而Meryet-Amun王后的褐色波浪髮在頂部和鬢角部分被加了上粗下窄的辮子,製造出當時流行的「大頭」(top-heavy)效果。還有另一些複製的髮辮也是他的陪葬品,類似組合的假髮辮也在哈謝普蘇的大臣Senenmut的女性親戚墓葬中發現。許多深褐色人髮製成的上粗下窄髮辮接在他母親Hatnefer的灰色短捲髮上,並在頭部兩側分為兩大束,尾端整理成兩個圓,製造出藝術呈現裡可見的蓬鬆髮型,即所謂的「哈托爾捲」(“Hathor” curled)。

發掘於布巴斯提斯(Bubastis)的第二十二王朝哈托爾柱頭,他看起來像是Ω髮型被稱為「哈托爾捲」。(圖片來源:波士頓美術館)

假髮辮有時也可以穿戴來表示宗教連結,女神哈托爾的崇拜者有時候就在腦後接上三股髮辮。在更加實際的層次,這些髮辮可以用來掩蓋通常因年紀而導致禿頭的部位。被辨識為Tetisheri王后的木乃伊就被發現將可觀的褐色髮辮辮入她自己稀疏的白髮裡,同樣的技巧也被王后Ahmose-Nofretari和Hontimihou的髮型師們應用。

未完。請繼續閱讀:古埃及人的頭髮與假髮(下)


本文經原作者Joann Fletcher同意翻譯,非經允許請勿轉載,原文刊載於The OstraconThe Egyptian Study Society, vol.13(2), 2002 Summer。註釋與參考書目請見原文(原文連結已失效)。

Fletcher女士是個一有頭勁爆紅捲髮的埃及學教授,現在任職於英國約克大學考古系,大家可能在不少介紹埃及的節目上看過他。

原文只有幾張黑白圖片,所以譯者另尋彩圖和補充圖板以幫助了解,圖片出處請見圖說。

朋特之謎

廣告

朋特的古埃及文寫法。(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我們對朋特(Punt)這個地方所知甚少,目前所知的大部分資訊來自與之有大量貿易的古埃人,他們稱之為 Pwenet、Pwene或Ta netjer(God’s Land,神之領地)。

神之領地

解釋一:

由於從朋特運來的物品被祭司使用,或用來裝飾寺廟,所以這個地方被稱為「神之領地」,也被認為是阿蒙神的花園。第十八王朝法老Amenhotep三世的停靈廟裡有一塊石碑便紀錄了一段由阿蒙神說的話:

將我的臉朝向日出的方位,我為你創造一個奇蹟,我讓朋特之地[的人]來到你面前,帶著他們土地的各種香花,請求你的和平、呼吸你給予的空氣。

解釋二:

古埃及稱朋特為「神之領地」並不表示他們認為朋特是神聖的地方,而是表示那裡是太陽神的地域,也就是位於太陽昇起方向的地方。

→以上兩種解釋對於「神」這個部分有些不同的意見,也各有其道理,不過至少我們可以確定朋特位於埃及的東方(日出方向)。

埃及人記錄中的朋特貿易

埃及人去朋特的最早記錄是在第五王朝法老Sahure時,但在第四王朝法老古夫的年代就有來自朋特的黃金的紀錄。而後,第六(延伸閱讀:佩皮二世)、第十一、第十二、第十八王朝有更多的朋特遠航。

在第十一王朝法老Mentuhotep三世時期,一位據說是重起埃及與朋特貿易的官員Hannu又組織一或多次前往朋特的旅程,但並不確定他是否在遠征隊中。第十二王朝法老Senusret一世和Amenemhat二世也成功來回於神秘的朋特與埃及之間。在第十二王朝,與朋特的貿易還在文學作品《船難船員的故事》(”Tale of the Shipwrecked Sailor“)中被傳頌。

還有一趟前往朋特的旅程被記錄在盧克索(底比斯現名)附近的Deir el-Bahri,女法老的哈謝普蘇停靈廟。

哈謝普蘇墓中描繪的遠航貿易人員。

哈謝普蘇統治時期相較於第十八王朝其他法老的戰鬥風格,他積極投身管理並鼓勵商貿,派出五艘有30位槳手的船從紅海岸的奎希爾(Kosseir)出發,前往朋特。這主要是商貿遠征,因為朋特生產埃及人宗教和藥妝用的沒藥、乳香以及香油膏。雖然不知道確切的時間,但船隻回來的盛大情況被刻在哈謝普蘇位於Deir el-Bahri壯觀的神廟裡:「船隻滿載朋特珍貴的產品、許多價值非凡的樹、芳香的樹脂和乳香、大量的黑檀木和象牙……。」

工匠讓船隊歸來的景象在神廟壁畫中永垂不朽,不僅描繪一株株的沒藥樹苗和一袋袋的乳香,還有在行程中捕獲的魚還有其他動植物,細緻的幾乎可以辨識出物種名稱。(圖片來源:http://www.iconicguides.com/egypts-exotic-trade-with-africa/)

哈謝普蘇的停靈廟是關於朋特相關資訊的其中一個重要來源,甚至告訴我們當時朋特國王和王后的名字── Parahu和Ati 。

描繪在哈謝普蘇墓室中的國王Parahu和王后Ati。

考古發現──出發之地

波士頓大學考古系教授Kathryn Bard教授和義大利考古學家Rodolfo Fattovich率領團隊從2003年起在古埃及艦隊出發前往朋特的Wadi Gawasis(意為「間諜之谷」,valley (wadi) of the spies)進行挖掘,並找到航海文物標誌當時埃及與朋特之間有大量貿易。

Wadi Gawasis位置。(圖片來源:http://www.bu.edu/archaeology/research-centers-labs/mersa/)

2004年的聖誕節,在港口上方的砂質崖壁上才挖掘了一個小時就找到一個拳頭大的洞,繼續挖掘,驚訝的發現這是一個人造的洞窟,幾天後又找到第二的洞窟的入口,洞窟切入珊瑚化石基岩。這次探索的結果找到大約可追朔到3800年前,藏有航海器具的儲物洞穴。

洞穴1的入口,洞內有許多3800年前的航海用具。

在洞窟中,考古學家找石船錨、船用木材等。其中最震撼的發現是所謂的「繩穴」,其中有大約26捲備用繩索,而且看起來保存完好,幾乎是「凍齡」!

洞穴中的繩索,即使已經數千年,卻如同船員才剛離去般完好。

並不是所有出土物都像這些繩索一樣完好如初,考古團隊有找到一個石灰岩質石碑,但銘文受嚴重侵蝕,難以辨讀。不過另外一個面朝地埋於沙中的石碑就比較幸運,被完美保存。石碑上敘述兩次王家派出的遠航,一者前往朋特,另一者前往碧亞朋特(Bia-Punt,意為朋特的礦場)。這份文字記載是這個團隊找到的第一個關於第十二王朝法老Amenemhet三世派出這樣航程的證據。

描述Nebsu、Amenhotep兩兄弟航行前往朋特及碧亞朋特的石碑。

在洞穴之外,研究者也找到四十多個貨箱,其中兩個箱子上面寫有箱子裡原先裝有的物品名稱,還有第十二王朝法老Amenemhet四世的名字,並刻著:「朋特的美妙物品」。

洞穴外找到的貨箱。

以上在Wadi Gawasis找到的這些考古證據揭曉了埃及與朋特之間複雜多樣的紅海貿易網。 主導這次任務的Bard博士表示:「我們有一部分航行至朋特的船、遠航至朋特和碧亞朋特的銘刻/文字證據、來自朋特的產品──黑耀石和黑檀木,還有南紅海地區的陶器。在一個地點有這麼多種不同形式的證據是很稀有的。」

前往朋特的船

航行去朋特是一項浩大工程,需要有效的管理以及各方的配合才有辦法成行。

為了要建造這些遠洋船,雪松木從海拔一千多公尺的黎巴嫩山上砍下搬到海岸,經由地中海送抵三角洲,再以船支逆流而上運至打造船身的地點Coptos(或稱Qift),之後船身拆解,和食物、繩索、陶器,以及其他補給物資一起以驢車運輸,跨越100英里(約160公里)的沙漠來到Wadi Gawasis。在港口重新將船組裝起來,準備經由紅海航行到朋特,去蒐集法老所需的珍寶。

科學家參考各項資料重建出前往朋特的船。

以下是考古學家在Wadi Gawasis進行挖掘,還有嘗試打造古埃及遠洋船的介紹影片,可供參考,只可惜沒有中文字幕。

朋特的位置

目前較多人接受可能是朋特的地方。(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這個神秘地方的確切地點究竟何在現今無人知曉。而有可能是朋特的地方(見右圖)是非洲最不安穩的地區,這可能導致難以找到相關的考古證據,但還是誠心希望中有一天可以找到證據,解開這個謎團。

也有人指出朋特跟聖經中的普特(Put或Phut)可能是同一的地方,但這又牽涉到聖經研究的問題,本文暫不贅述。

無庸置疑的是,朋特對於埃及人來說,不僅在貿易上具有重要性,也有歷史性的關鍵地位。一說古埃及人把朋特是為他們的古老家鄉。在The Making of Egypt (1939)一書中,已故埃及學家W. M. Flinders Petrie表示朋特「對埃及而言是神聖的,是他們種族的起源」。E.A. Wallis Budge也表示:「王朝時期的埃及傳統認為埃及人的原鄉是朋特。」

朋特還有可能是什麼地方呢?

其實,朋特位於印度的這個假說被早期學者認真審視過,最終被放棄的原因是「太遠」。這顯然不是一個很好的理由,因為埃及人有兩個可能有辦法抵達印度:

  1. 沿海岸航行;
  2. 其實他們的造船、航海技術比我們想像的好。

關於第二點,只能說現代人常常太過自以為是。以中文讀者可能比較熟悉的鄭和(明代七次下西洋的三寶太監)寶船為例,就常常有人質疑史書所記載之大小太過浮誇。不過我們實在不應該太小看古人,即使沒有現代的科技,他們卻可能擁有已經失傳的技術是我們不知道的,而且在極權的法老、國王或皇帝的一聲令下,許多我們覺得不可能的事都有機會化為可能,更何況我們現在討論的是在距今四、五千年前就建造出如今仍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金字塔的古埃及人啊!

其實印度是朋特的可能性是很高的,因為記錄中朋特的動植物、香料都可以在印度次大陸找到。另外還有一則有趣的資訊,如果是真的,那麼幾乎可以確定印度就是朋特。印度史學者Klaus K. Klostermaier在他的A Survey of Hinduism中說到:

活絡的經濟貿易在古代地中海地區與印度之間發展了幾個世紀,尤其印度西岸的港口,其中最著名的港口是Sopara,離今日孟買不遠。……現今克拉拉邦的科東格阿爾盧爾(Cranganore),被認為就是古代的Muziris,聲稱曾與派出五艘船前去取香料的哈謝普蘇統治下的埃及,還有所羅門王時期的古以色列都有商貿往來。顯然,接觸在埃及被希臘,稍後再被羅馬征服之後並沒有中斷。

參考資料:

http://www.abovetopsecret.com/forum/thread534385/pg1#pid7893813

文章分為兩頁,請自行點選標題下方的數字2前往下一頁

http://www.bu.edu/cas/magazine/fall10/Egypt/

介紹在Wadi Gawasis的考古成果

*無特別註明來源的圖片來自以上參考網站。

中王國(2040-1783 B.C.)

廣告

位於丹達拉(Dendara)的浮雕呈現何魯斯為Mentuhotep二世加冕祝福。

Mentuhotep二世的雕像。

底比斯第十一王朝的Mentuhotep二世擊敗赫拉克利奧坡里的第九、第十王朝,於是第一中間期便在西元前2040年告終,而埃及在歷經將近一個世紀的混亂和內戰之後終於恢復統一,後世也因此將Mentuhotep二世視為埃及的第二次建立者。

他和他的繼承者在全國開啟一連串的建設,建築了許多壯觀的建築物,埃及再一次成為繁榮的國家。

不過在王朝斷代的方面可能有些問題,因為第十一王朝的最後一位法老Mentuhotep四世被後世的王表省略,這可能表示他被認為是篡位者。

Mentuhotep四世一位名叫Amenemhat的大臣可能成為了第十二王朝的第一位法老。至於這位Amenemhat如何登上大位並不清楚,或許他結束了第十一王朝,也或許他被指名為Mentuhotep四世的繼承人。不過一個在利什特(el-Lisht。譯註:位在開羅南方)發掘的一塊石板將兩位法老的名字並列,暗示了兩人可能曾經共治。如果Mentuhotep四世和Amenemhat一世真的曾經共治,那麼Amenemhat就是有意被指為繼承人,而共治是為了確保權力確實平穩的轉移。這個辦法幾乎在整個第十二王朝都持續使用。

Amenemhat一世將國家行政中心從底比斯遷到位在法尤姆綠洲(Fayum-oasis)或附近的新城市「Itj-tawi 」(意為「拿下兩地者」),而孟菲斯再次成為首都。但底比斯並沒有因此失去其重要性,而是成為渾沌之神阿蒙(Amun)的祭祀中心,而第十二王朝的法老對阿蒙神都有一些特殊的情感。

Amenemhat一世和他的繼承者繼續第十一王朝晚期法老的建築政策,建築工事的經費就來自在努比亞的戰利。Amenemhat和兒子Sesostris一世重新取得第一瀑布以南的控制,還沿著東邊境以及在努比亞境內建築堡壘來防堵游牧民族不受控制的進入國土。

Sesostris一世在卡奈克(Karnak)的白色祭堂,是第十二王朝高品質藝術工藝的好例子。

Sesostris三世將第十二王朝帶向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巔峰。他同樣指揮對努比亞的征戰,將疆土南界再推進至第二大瀑布,甚至更遠。在這些地方他後來甚至被敬仰為神,不過埃及在Sesostris三世之後並沒有對這個新征服地區表現出長期的興趣。他還發動第一次對敘利亞─巴勒斯坦地區的軍事活動,很可能是為了懲罰某些試圖進入國土的遊牧入侵者。他同時也在國家行政方面做了一些重要的改變,消除了從第一中間期以來仍保有許多權力的地方統治者。

藝術和工藝在中王國時蓬勃發展。圖為Sesostris三世的護身符。

在Amenemhat三世長而繁盛的統治之後,王朝的力量開始衰弱。由於Amenemhat三世的繼位者Amenemhat四世可能沒有王室血統,他的繼承問題導致一些變故。也許是得利於中央政府的影響力變微弱,一個來自外國的地方當權者建立起第十四王朝,統治東尼羅河三角洲。

隨著國家進入分裂狀態,中王國也就結束了。

翻譯自:The Ancient Egypt Site

************

咦,第十三王朝呢?請繼續閱讀第二中間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