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西斯五世,現存最早的天花患者?

廣告

天花,對於現代多數人而言,已經是影視、文學作品中才會出現的古代流行疫病,卻曾是讓全世界頭痛的疾病。其最明顯病徵是身體各部位均會長出皮疹。病毒也會攻擊口咽或呼吸系統表面的黏膜,並侵入淋巴結進行增生。潛伏期過後,感染的細胞破裂,血液內的病毒數量驟升,而第二波的病毒增生也會在脾臟、骨髓及淋巴結內發生。病情嚴重者可能因此死亡,大難不死者也多會在皮膚上留下疤痕。

一名罹患典型天花的兒童

1979年11月8日,霍普金斯博士(Donald R. Hopkins)經過3年漫長的申請,終於獲得許可,從美國飛到埃及的開羅博物館,對一位尊貴的法老進行檢視。

拉美西斯五世(新王國,第二十王朝)在位期間並不長,大概只有4年左右。推估過世時的年齡大約在30歲上下,沒有顯著的豐功偉業,可能也沒有存活的後代。他的繼任者拉美西斯六世據悉是他的叔叔,和父親拉美西斯四世都是拉美西斯三世之子。

帝王谷9號墓(KV9)原應是拉美西斯五世為自己建造的長眠之地,不過他驟然早逝,墓根本來不及完成。繼位者續建,結果卻是大幅修改為己用。拉美西斯五世死後到底有沒有葬入他為自己選的墓地並清楚,因為盜墓活動在古代就相當猖獗,後期法老為了保護先人的死後安寧,將他們的木乃伊集中存放(反正陪葬品已多被盜空)。因此,這具木乃伊是1898年在Amenhotep二世墓(KV35)的密藏室發現。

出土時的初步研究顯示這位法老死於疾病,而皮膚上明顯的疤痕讓學者推論,他很可能就是死於天花。80年後,霍普金斯博士終於有機會進行實際的檢驗。不過由於拉美西斯五世是少數保存相當完整的木乃伊,館方只允許他撿取落在裹屍布上的組織進行研究。

會選在出土80年後進行這項研究,一方面也許是科學終於發展出相當的技術,另一方面是世界衛生組織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可以在1980年宣布根除天花,使之成為首個在世上絕跡的人類傳染病。因此,在這值得紀念的時刻,也想一探這位數千年前的疑似患者。

結果,電子顯微鏡並沒有發現天花病毒。不過這也有可能是受到採樣的限制,總之霍普金斯博士親眼看過木乃伊上的病徵後,更加相信拉美西斯五世可能是古代的天花患者。然而,沒有分子層級的證據,目前仍無法證明拉美西斯五世所感染的,與近代的天花病毒是否相同。

之後學者又結合免疫學研究,以及古代莎草紙文書中的蛛絲馬跡,推斷不僅這位法老染疫,同時還有其他家人也因病過世。聚集眾多資源的宮廷之中尚且如此,當時的民間應該更是水深火熱。不過聰明的古埃及人似乎因此發展出基礎的防疫方法,例如「隔離」等措施。

參考資料

http://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202495/WH_1980_May_p22-26_eng.pdf;jsessionid=080D07461906E30A25962B4631355A09?sequence=1

https://www.jstor.org/stable/44601512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20197122032470X

埃及勞工病假與醫療照顧

廣告

說起勞工福利,感覺是很近現代的議題。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埃及,工人們不僅可以請假,也有一定程度的醫療照顧。儘管工作還是辛苦,甚至有些危險性,但埃及的雄偉建築,絕對不是由血淚奴隸建立起來的。 

鳥瞰 Deir el-Medina 古埃及工人聚落遺址

Deir el-Medina(或拚作Dayr al-Madīnah)位在底比斯區域的尼羅河西岸,因當地考古發掘到的古埃及工人聚落而聞名。這個遺址在1922年,也就是 Howard Carter找到圖坦卡門墓葬的同年,由法國埃及學家Bernard Bruyère帶領的團隊發現。這個村落位就在一個方便前往工作地之處,北邊就是著名的帝王谷(Valley of the Kings),東方及東南是王室祭廟(funerary temples),西側還有皇后谷(Valley of the Queens),而這些如今成為研究和觀光勝地的墓室、祭廟,都是居住在此地的工匠們的傑作。

墓葬為了避免河水的侵襲,所以都選在沙漠邊緣或高處,這也讓這個村落必然的離便利的河岸有些距離,卻因此保存狀況相當良好。當地找到各類物質或文件,不僅讓學者有機會了解三千多年前,古埃及新王國第十八至第二十王朝的工人生活,還能夠直接間接的得知關於當時政治、經濟、信仰等資訊。其中關於工人出缺勤及薪資的紀錄,可以看出當時的勞工管理,其實沒有想像中苛刻。 

廣告

現任教於密蘇里大學(University of Missouri—St. Louis)的Anne Austin 博士於2018年的報導中說: 

Deir el-Medina提供工人諸多設施,那些是只有具備相關技術和知識,足以在重要如王室墓葬工作之人才配享有的。 

根據當地找到的文獻以及歷史資料,政府以穀物支付月薪,並提供住宿,甚至有僕人協助洗衣、輾穀、運水等家務。工人的家人跟他們一起住在工人村裡,因此妻子和小孩也都能受益於這些國家的供應。 

在這個大型工寮裡,找到了有相當一貫性的工作日誌,讓研究者可以從中統計發現,工人缺席工作的主要原因是「病假」,佔了總缺席數的三分之一。而且從資料看起來,就算請病假也不會被扣薪水。排名第二的原因為「和主管在一起」(with his superior),這應該算是公假或出差吧。也有一些我們現在不太可能拿來請假的缺席原因,例如:餵牛、殺牛、釀酒、在田裡(嗯,這些事也很重要,不然可能會沒東西吃),老婆/女兒經期(所以是新好男人?!),在家、在村裡、跟某人在一起、在大餐(咦?)…。

那這些工人在這個遠離主要城鎮的地方生病、受傷了該怎麼辦呢?傍尼羅河而生的埃及人,最方便的交通方式是水運,但這個地方遠離水道,很難快速送到城裡就醫,所以Deir el-Medina工人名單中有人被註記為醫生(swnw)。 

Austin 博士說明道: 

一位醫生搭檔一名助理,兩個人都被分配了幾天不用上工,負責去準備藥物和照顧傷病的同僚。政府甚至因為醫生對Deir el-Medina的服務,給予額外的津貼。 

如此看來,所謂的醫生應該也不是專業,比較像是有這方面能力足以兼任者。不過古埃及也留下不少醫療作品,相信都是這些醫者可以參考的。 

Ebers莎草文書是現存最古老最長的埃及醫療文獻,成書時間約是1550 BC,且學者研判應該是傳抄更古老的文獻。為德國埃及學家 Georg Ebers於1873-4年冬天在盧克索購得,並於1875年整理發表成書(德文原著)。現存於萊比錫大學圖書館中。這份文獻記載了數百條的治療方案,執行醫療者若有不知該如何處理的症狀,可以翻書查找,依照指示治療。若要比喻,可能類似唐朝醫學家孫思邈編纂的中醫古籍《備急千金要方》,這是一部搜集了唐以前許多醫論、醫方以及用藥、針灸等經驗,兼及服餌、食療、導引、按摩等養生方法的巨著,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臨床醫學百科全書。不過,古代文明常是巫醫不分的,所以在埃及的醫書中會看到的可不只是針對個別病症的醫藥,還有神奇咒語儀式。  

Ebers莎草文書其中一頁,這份文件非常貼心的標有頁碼,就是最上方中央的符號。(關於埃及數字的介紹可參考數字篇,不過這份文書是以神官體書寫,可能不容易看出來,這是第55頁喔) 

不論古今,都會有些醫用材料非常昂貴,不是人人能夠負擔,不過常用的材料通常可以在家中找到,例如蜂蜜、油脂。Deir el-Medina還找到的一份文件顯示,國家會配給一些常見的醫材給一些人,他們就可以和其他人共用。 

儘管有病假、醫療配給,以及駐點醫療者,不過還是有工人抱病上工,Merysekhmet就是其中一個案例。資料顯示他曾連續兩天下到國王的墓中,但都沒有辦法工作,最後只好還是跋涉回山下的村中,最後躺了十天才有辦法再工作。雖然不遠,但這一趟跋涉很可能加劇了他的病情。因此Austin博士認為,這個病假、醫療照顧系統應該還是為了確保工人維持生產力而設計的。 

但,難道我們現代的勞工制度就不是嗎? 

延伸閱讀 >> 自己的權利自己爭取──古埃及罷工案

參考資料 

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2955864/Ancient-Egyptians-NHS-Papyri-reveals-workers-received-medical-treatment-paid-sick-leave-3-600-years-ago.html

http://www.anneeaustin.com/absences-from-work/ 

https://www.britannica.com/place/Dayr-al-Madinah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ir_el-Medin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bers_Papyrus

自己的權利自己爭取──古埃及罷工案

廣告

西元前12世紀,在拉美西斯三世的統治期間,發生了一次堪稱史上第一次的勞工罷工事件。一群在Deir el Medina(帝王谷建築工匠聚落遺址的今地名)建墓工匠受不了長期積欠薪資,決定靜坐抗議。一位名叫Amennakhte的書記官在莎草紙上記錄下了這起事件的經過。

Deir el Medina遺址。

******

29年,冬季第二月[1],10日[2]

在這一天,組員經過[3]五個守衛(Medjay,guard-posts),並說:「我們餓了,這個月都已經晚了18天。」[4]然後他們便在Menkheperre[5]神廟後席地而坐。

墓園(enclosed tomb)裡的書記官、兩個工頭、兩個副手,以及兩個風紀(proctors)走來,並對他們大喊:「進來!」

他們發大誓(swore great oaths):「拜託回來,我們有法老的事務。」

他們在墓裡過了那一夜。

29年,冬季第二月,10日

所有組員經過五個守衛。他們進到法老神廟的內部[6]。三個領導人、兩個副手,以及兩個風紀走來。他們發現他們坐在Menkheperre神廟之後的外側道路上。

[7]29年,冬季第二月,10日

這一天,組員因為他們的配給(ration)問題經過守衛。

[10日]

[他們]因為配給的問題經過守衛,在Mentuhotep王的堤道(causeway)附近。

29年,冬季第二月,11日

他再次經過。他們抵達Wesermaatre-setepenre[8]神廟南側的圍牆(temenos-wall)之門。

圖中畫藍底線的就是工人們去靜坐的地點。(圖片來源:libcom.org

29年,冬季第二月,11日

書記官Pentaweret為他們帶來:s’b-cakes(一種麵包): 28個,s’b-cakes: 27個,共55個。

29年,冬季第二月,12日

他們抵達Wesermaatre-setepenre神廟。他們那一夜都耗在通道上爭吵(?)。他們進入內部,書記Pentaweret,以及兩位警長(chiefs of police)、兩位守門人、墓之門房的守衛……[警長]Mentmose向底比斯[宣布他要走了]:「我會請來底比斯市長[9]。他……」

我(Mentmose)告訴他:「那些在墓裡的如今在Wesermaatre-setepenre神廟。」

他回我說:「……國庫(treasury)……你……沒有……給你……(到那個地方)……。」

兩位警長……法老、總務書記(accounts scribe)Hednakht、這項管理的父神(god-fathers)[出來]聽取他們的陳述。

他們(罷工的人)向他們(官員)說:「可預見的飢餓和乾渴致我們於此,沒有衣服、沒有藥膏、沒有魚[10],沒有蔬菜。告訴法老,我們完美的神,關於這件事,並告訴總理大臣(vizier),我們的長官(superior),應該供給我們物資。」

冬季第一個月的配給在這一天發了下來。[11]

29年,冬季第二月,12日

他們經過,並抵達上下埃及之王Wesermaatre-setepenre的神廟。……Mentmose對組員說:「結束『任何你正在做的事』,我們出去。」

罷工靜坐地點之一──拉美西姆(Ramesseum),祭祀拉美西斯二世的神廟。

29年,冬季第二月,13日

在墓之門房。警長[12]Mentmose宣告:「我來告訴你們我的意見。起來,收拾你的裝備,關起你的門,帶著妻子和孩子們,然後我要帶領你們到Menmaatre神廟,並讓你們在那裡安頓下來。

[13]29年,冬季第二月,13日

警長:「完成『任何你正在[做]的事』……」

……[冬季第二月,13日]

同樣的,他們帶著妻子……再次出去,說……稅務首長帶給他們……那份(?)清單……稅務首長Ptahemheb寄來。

冬季第二月,15(或16)日

……「給每個人半袋[14]的大麥[15]。」他這麼說。Mentmose有一qbw罐的啤酒,50人帶來給他們,但無濟於事。他們再次經過,到了晚上他們甚至舉起火炬。

17日

上下埃及之王Wesermaatre-meriamun[16]神廟的imy-r mSaw[17]來到組員這裡。他聽到[他們的陳情,說:「告訴我]我該告訴法老什麼。」書記官Hori……他告訴我:「底比斯市長……花了一個晚上。」

我還沒有拿到小麥(emmer)可以給你們。一個人在門房發一份配給……在冬季第二月,17日,同樣。工頭7½袋,18個男人各5½袋,兩個年輕人(stripling),完成(complete),女奴,完成。

29年,冬季第二月,17日

發下第二個月的配給:

[右組][18]

1工頭:7½袋

書記:

8人,每人:52/4袋,共44袋

左組

1工頭:7½袋

書記:

8人,每人:52/4袋,共44袋

兩位守門人、四個清潔工……

29年,冬季第三月

組員經過守衛,他們在墓裡坐下。三個長官(captain)走出去找他們。Anakhte之子工人Mose說:「只要阿蒙(Amun)在,只要統治者──他的怒焰更勝死亡──也還在,如果我今天被從這裡帶走,我在準備好盜墓[19]之前絕不會闔眼。如果我沒有這麼做,我將因這個以法老之名所起的誓受到懲罰。」

組員在那三位長官於村門口對他們大喊之後從村後出去經過守衛。封閉墓的書記官Amennakhte讓兩位風紀和兩位副手出去找他們。風紀Reshpetref回來對我們說:「Ruta之子Qenna和Huy之子Hay這麼說:『我們是不會回來的,你可以告訴你的長官,』他們站在他們的同志面前,『可以確定,我們不是因為飢餓而走上罷工,而是我們有嚴肅的訴求;可以確定,有糟糕的事發生在這個法老的地方。』他們這麼說。」

當我們出去聽取他們的說法,他們對我們說:「如實奉告。」

29年,冬季第四月,28日

總理大臣To在將南方神祇送至Sed-jubilee之後往北走。警長Pahnesy之子Nebsemen,來和三位長官說話,以及那些組員,因為他們就站在墓的門房:「總理大臣這麼說;『我沒有親自前來難道沒有原因嗎?不是因為沒有東西可以帶給你們,所以我沒有來!至於你們說:「不要拿走我們的配給!」難道我是為了拿走什麼東西才被升官的嗎?[20]我無法提供在我這個位置上的人應該完成的事──事實是穀倉裡什麼也沒有[21]──但我會給你們我找到的。』」

然後墓的書記官Hori告訴他們:「在此將提供給你們半份配給,而我將親自在此分配給你們。」

29年,夏季第一月[22],2日

Amenkhay和Weserhat把兩袋小麥給組員作為夏季第一個月的配給。工頭Khonsu對組員說:「看吧,我告訴你們,接受這些配給,然後去門房的市集,讓總理大臣的孩子[23]告訴他這件事。」

當書記官Amennakhte完成分發配給,大家照著他(Khonsu)所說的去市集。然而,當他們經過一個守衛,書記官Amennakhte出來,並對他們說:「不要去市集。可以確定,我才剛給你們兩袋小麥。你們去吧,我會讓你們在所到的任何法庭都被定罪。」

而我再次帶起他們。

29年,夏季第一月,13日

組員經過守衛,說:「我們餓了!」他們在Baenre-meryamun[24]神廟後坐下。他們對經過的底比斯市長大喊,他派了牛隻總監(chief overseer of cattle)的園丁Meniufer來和他們說話:「看,在法老給你們配給之前,我會先提供你們這50袋小麥。」

29年,夏季第一月,16日

工人Penanuke對書記官Amennakhte和工頭Khonsu的發言:「你們是我的長官,而且你們是墓的管理者。法老,我們好主上,曾讓我宣示忠誠,說:『我不會聽取任何事。我不會對任何在大且深之處的損壞視而不見。』現在,Weserhat和Pentaweret已經從歐西里斯王[25]Wesermaatre-setepenre──偉大的神──的墓井(tomb shaft)頂端拿走石塊。而且他牽走一隻掛有Wesermaatre-setepenre神廟標牌的牛,而牠現在就在他的馬廄裡。此外,他和三名已婚婦女通姦:Menat太太,當她和Qenna同住時;Taiunes太太,當她和Nakhtamun同住時;還有Tawerethetepti太太,當她和Pentaweret同住時。

現在,你已經見識過總理大臣Hori對於拿走石塊的想法,因為那件事是呈報給他:『工頭Peneb』──我的父親──『讓人從那裡拿下石塊,就這樣。』而Ruta之子Qenna對歐西里斯王Wesermaatre-setepenre──偉大的神──的孩子之墓井頂端做了一模一樣的事。讓我看看你會怎麼辦他,不然我將會上告法老,我的君王,還有總理大臣,我的長官。」

他說:「Weserhat計畫偷盜他的墓,並用在王后之谷。」

鳥瞰王后之谷。(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本文參考Reshafim(原網站已關閉)摘自Paul J. Frandsen in Editing Reality: The Turin Strike Papyrus Sarah Israelit-Groll, Studies in Egyptology, Vol.1, Jerusalem 1990, Magnes Press, Hebrew University的英譯和註腳,並補充說明。

廣告

我們現在所知,拉美西斯三世任內發生的兩件大事都寫在同一份莎草紙文書上──Judicial Papyrus of Turin。書寫在頁面verso ii的這份罷工日誌,雖然有些破碎、錯亂,內容也不甚完整,以至於有些段落不好理解,但卻保留了珍貴的紀錄。從中我們不僅探知當時造墓工人的薪資行情,而且很清楚的,他們絕對不是低賤的奴工,造墓是世襲職業(文中有人提及自己的父親),而且能夠透過罷工替自己伸張正義,還能和政府官員對峙談判(兼抖出別人的醜聞)。

Turin Strike Papyrus

這一事件的紀錄雖然不多,但種種跡象都顯示這時官僚腐敗,以致國庫虧空,但法老還是在大興土木。國家如此亂七八糟,這也難怪拉美西斯三世貴為法老,卻無法得到善終,最後被自己的枕邊人密謀殺害


[1] 英文為second month of winter,但埃及並沒有真正的冬季,而是將一年分為三季,各120天,分成四個月:氾濫季Akhet,約在現今的6月中至10月中;水退之後的種植季Peret,約從10月中到2月中;以及收成季Shomu,2月中直到6月中。另外在收成季和氾濫季之間還有額外五天(Epagomenal Days),慶祝新的一年開始,如此一年總共365天。根據文中的時序推測,這裡的冬季應該是指種植季。

[2] 其中一個固定月休日。

[3] 意即去罷工。

[4] 也就是說發薪日已經超過了18,但他們仍沒有領到應得的報酬。有學者據此推論發薪日是在每個月的21日,但也有學者依其他證據認為是在每個月的28日。

[5] 即第十八王朝法老圖特摩斯三世。

[6] 通常不開放外人入內。

[7] 這部分是兩個作者不明的片段。

[8] 即拉美西斯二世。

[9] mayor of Thebes,Ptahemheb,他同時也是稅務首長(chief taxing master),有使用國家穀倉(state granaries)的權利。

[10] 埃及人的主要蛋白質來源。關於埃及人的飲食習慣,希羅多德《歷史》(2.77.4)的紀錄如下:

他們吃一種麥做的麵包,他們稱之為「居雷斯蒂絲」(Kyllestis)。至於酒,他們喝一種大麥釀造的飲品,因為他們的地方沒有釀酒的葡萄。他們吃魚──生吃,也用太陽曬乾吃,或用鹽水保存。

[11] 這樣大概晚了21天。

[12] 在這場罷工中,警長也公然站在罷工方!

[13] 這部分是兩個作者不明的片段。

[14] 一袋(sack)在新王國時期約相當於80公升(litres)。

[15] 用於釀製啤酒。(參考註10引文)

[16] 即拉美西斯三世。

[17] 根據Beinlich,意思是旅人(travellers)。

[18] 埃及的工人通常分為左、右兩組,分別有各自的工頭、書記官等階級。

[19] 盜墓在新王國時期幾乎已經成為最受官方和私人歡迎的消遣。

[20] To原本是下埃及的總理大臣,在29年氾濫季(akhet,約在現今的6月中到10月中)第二月23日才被指定為全國總理大臣,也就是他才上任大概半年的時間。

[21] 國庫虧空的一大原因很可能是國家隨處可見的腐敗。

[22] 根據文中的時序推測,這裡的夏季應該是指收成季。(詳見註1)

[23] 根據Frandsen,總理大臣的孩子即其下屬。

[24] 即麥倫普塔(Merneptah),拉美西斯二世的繼承人。

[25] 已經成為歐西里斯的法老,也就是已經過世的。

法老謀殺案──拉美西斯三世之死

廣告

溫馨提醒:下有木乃伊圖,請小心閱讀~

「埃及印第安那瓊斯」Zahi Hawass與開羅大學的放射線學家Sahar Saleem一起執行的新研究計畫成果在2016年出版,標題為《掃描法老:新王國王室木乃伊的電腦斷層影像》(Scanning the Pharaohs: CT Imaging of the New Kingdom Royal Mummies.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Press, 2016)。研究對象的生存年代約在距今三千到三千六百年(1543-1064 BC),其中包含著名的女法老哈謝普蘇、少年法老圖坦卡門、圖特摩斯三世、賽提一世等收藏在開羅博物館的木乃伊。新王國的前期是古埃及最輝煌強盛的時代,以上也都是著名的統治者。不過到了拉美西斯三世所屬的第二十王朝,埃及的榮景實已開始走下坡。

這次使用的技術包含多層螺旋X射線電腦斷層掃描(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和DNA檢驗,以現代科技探知他們曾經接受的醫療行為,還有製作木乃伊的過程、他們的年紀,以及死因。利用數據建立的3D圖像,讓科學家還可以進行虛擬解剖,以獲得更精確的資訊。這之中包含一項重要的發現,即拉美西斯三世不但是被謀殺,而且是遭到不只一人的圍攻。

關於拉美西斯三世之死,古代便有流傳下來的紙莎草文書記載(Judicial Papyrus of Turin),主要是罪刑陳述與審判內容。根據記載可知法老死於後宮的暗算,由他的其中一位妻子和大臣串通發難,原因不難想像,就是王位的繼承。Tiye的兒子叫作Pentawere,是王位的第二順位繼承人,於是Tiye決定密謀殺了丈夫,再讓兒子當上法老。

2012年,同一個團隊為了釐清這場謀殺的細節,已針對拉美西斯三世木乃伊進行檢測,發現喉嚨上有尖刃所致的深切口,而且製作成木乃伊時,一枚何魯斯之眼的護身符被放入傷口,以祈求癒合,最後再用多層的亞麻布綑繞固定,就像頸圈一般。這裡很有可能是他的致命傷,且瞬間就要了法老的命。

拉美西斯三世木乃伊。(來源:Ancient Origins)

事隔幾年,在同一具木乃伊身上又有新發現。原來法老的腳趾也被砍了下來。這個傷離頸部的切口很遠,而且留在骨頭上的痕跡顯示凶器並不相同,所以,法老死前面對的可能是一個從正面以斧頭/劍進擊的人,但同時又有另一人從後方持刀/匕首殺了法老。

慘遭謀殺的拉美西斯三世被製作成木乃伊,而且經過「死後醫美」,將身體重建得完整,無意或刻意的在腳部使用大量的樹脂,將包裹的亞麻布緊緊黏住,試圖掩飾造成死亡的創傷,讓他漂漂亮亮去見冥王。

拉美西斯三世以樹脂重建出來的腳趾頭。(來源:LiveScience)

2012年的研究,心中已經有想法的科學家同時找來被稱為無名氏E(Unknown Man E)的木乃伊一起檢驗。1881年,他的石棺在一個藏有許多木乃伊的藏穴(DB320,或稱TT320,古代盜墓就已非常嚴重,所以有時會將一些貴族木乃伊集中收藏,此穴中有諸多包括法老、王后等貴族的木乃伊和陪葬品)中發現,但棺外並沒有寫明其身分,1886年打開來看,不僅發現棺的內部鑿刻倉促而粗糙,他身上還包裹著山羊皮。這可不是因為他怕冷,在儀式上,山羊皮對於古埃及人而言是不潔的物品,所以這可說是對死者的詛咒。除此之外,他表情如同在尖叫,因此又有暱稱「尖叫木乃伊」(Screaming Mummy)。而且他腹腔沒有切口,內臟也就沒有取出,起初分別有人提出中毒身亡、痙攣,甚至活埋等死因。

無名氏E。(來源:Wikipedia)

無名氏E棺,外無文字記錄,內部也做工粗糙,顯然是倉促調整給死者下葬用。(來源:Archaeology)

然而,如果他是這麼一個十惡不赦,應該遭此對待的人,又怎麼能被製成木乃伊,還會一同移葬、收藏?

早先有說他是從西台帝國來與圖坦卡門遺孀締結婚的王子,卻在邊界遇害,最終依異邦習俗裹羊皮下葬。也有說法認為是客死異鄉的戰士,為了保存屍身,用當地的方法,裹山羊皮送回埃及下葬。在〈辛奴亥的故事〉裡法老勸辛奴亥歸國,並要他為自己身後著想時說了一段話:「在製作棺槨時你不會被包覆在山羊皮裡」。學者便以此佐證當時的異邦人有死後裹羊皮的習俗。

缺乏足夠的科技,這些想法臆測成分居多。終於,一個世紀以後,2012年再次檢視無名氏E,DNA的Y染色體檢測顯示他和拉美西斯三世很有可能是父子。(這在之前的文章古埃及與古代DNA(下)──法老與子民有提過)而且根據上述文獻,參與者所犯乃弒君之罪,其罪當誅,但Pentawere貴為王子,最後被限制居住,令其自我了斷。剛好無名氏E頸部發現被壓迫的皺褶,雖然也有可能是死後才造成的,但也可能是勒斃的痕跡。科學家因此相信無名氏E就是那位反叛王子,雖然出身高貴,卻又是罪人。但這些也只是比較有根據的推論,仍無法百分之百的確定。

被篡位者和預謀篡位者最終都死了,王位便由拉美西斯四世繼承。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句話真是古今中外皆然啊!


 

參考資料:

http://www.ancient-origins.net/news-history-archaeology/ramesses-iii-was-murdered-multiple-assailants-then-received-postmortem-020779

http://www.livescience.com/54100-pharaoh-ramesses-iii-killed-by-multiple-assailants-egyptologists-say.htm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udicial_Papyrus_of_Turin

http://www.bmj.com/content/345/bmj.e8268

http://archive.archaeology.org/0603/abstracts/mysteryman.html

http://www.bbc.com/news/health-20755264

新王國(1540-1070 B.C.)

廣告

Ahmose的儀式用斧,斧上呈現法老殺敵的畫面。

驅逐希克索人的行動在第十七王朝晚期由Seqenenre或Kamose開始,並由第十八王朝的Amose在1522 B.C.完成。這是一系列將埃及帶向和平與繁榮的戰役,從此,征戰的年代開始!

雖然Ahmos應該是他的前一位法老Kamose的兄弟或侄子,但曼涅托(譯註:托勒密王朝的祭司兼歷史學家,作品《埃及史》是現在研究埃及的重要參考資料)將他擺在一個新王室家族之首,也就是第十八王朝。

為了安定埃及邊界以防未來有更多入侵,Ahmose征服了北起敘利亞-巴勒斯坦,南至努比亞第二大瀑布的疆域。在數十年內,埃及成為古代近東最強大的國家。

Ahmose對亞洲和努比亞的侵略性政策為他的繼承者們所承襲,尤其是Thutmosis一世和Thutmosis三世。Thutmosis三世甚至把這個新帝國的疆界向南推至第四大瀑布,向北推至幼發拉底河,相當於到今日土耳其的邊界。

Thutmosis三世是新王國最偉大征服者,有現代學者稱之為「古埃及的拿破崙」。

軍事征伐帶回來的戰利,以及被征服國家所繳納的貢賦使埃及變得更繁榮而富裕,於是開始廣大的建築行動:建造新神廟,並修葺擴建舊者。阿蒙神(Amun)和祂在首都底比斯雄偉的卡奈克神廟就特別受到愛戴。

埃及的穩定在第十八王朝末期Amenhotep四世,也就是阿肯那頓(Akhenaten)時稍微中斷。他改變了埃及一直以來的宗教信仰模式,並且關閉大多數的神廟,而偏好一個新的神──太陽光盤阿頓(Aton)。這段動盪與巨變的時期被稱為阿馬納革命(Amarna revolution),一般相信在這期間埃及喪失諸多對亞洲和努比亞地區原有的影響力。然而,這些損失也有可能是當地政治環境改變的結果,一個更強大、更具有影響力的西台帝國正在成形。(延伸閱讀:阿肯那頓與阿馬納時期

「異端」法老阿肯那頓巨大雕像的上半身。

第十九王朝初的法老賽提(Seti)一世和拉美西斯(Ramesses)二世開始重拾埃及過往的榮耀,討回喪失的疆土,並重啟第十八王朝就開始的宏大建築行動。大塊的亞洲地區再次被征服,但國際情勢已經改變,埃及這時要面對一個新的強敵──西台。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頭部,配戴常與戰事連結的藍盔冠(譯註:或稱為Khepresh,是由染成藍色的布或皮革製成的冠冕,在正面有眼鏡蛇的裝飾,新王國法老常在打獵或戰爭時穿戴,也在一些儀式上佩戴)。

埃及與西台之間的敵對在拉美西斯二世統治的第二十一年劃下句點,兩國簽下和平協定。拉美西斯二世六十七年的統治,剩餘的時間都是和平繁榮的。

然而,到了第二十王朝,埃及近五百年的繁盛以及相對穩定的狀態悄悄的結束。儘管拉美西斯三世顯然是很有能力的統治者,他成功的擊退許多外來入侵者,而且有能力使埃及的影響力再次進入敘利亞─巴勒斯坦地區,但他的統治期間充滿腐敗和社會動盪,還發生一啟可能導致他的生命終結的陰謀。

拉美西斯三世位於Medinet Habu高度戒備的神廟與宮殿入口被認為是國家日漸不安穩的表徵。然而這些防護卻無法避免那個可能導致法老死亡的陰謀。(練習人碎碎念:牆上的浮雕是否有種似曾相似的感覺?跟第一王朝的那爾邁調色盤上殺敵的動作簡直如出一轍,古埃及的藝術呈現方式還真是數千年如一日啊!)

在他死後的幾年,埃及的統一與穩定開始分崩離析。底比斯的阿蒙神大祭司漸漸變成上埃及的實質統治者,而下埃及掌控在法老的行政組織手中。埃及社會另一個強大的族群則是軍隊,尤其來自利比亞俘虜的軍隊,他們也在埃及境內劃地為王。

第二十王朝末,埃及再次分裂,新王國就此結束。

翻譯自:The Ancient Egyp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