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被歸類為恐怖片,但片頭響起〈天鵝湖〉作為配樂,就不禁令人嘴角失守。隨著配樂出現在螢幕上的文字,介紹傳說中伊西斯(Isis)用以復活歐西里斯(Osiris)的咒語,也就是本片中虛構用來復活木乃伊的「托特卷軸」(Scroll of Thoth),相當於1999版的「死者之書」(但實際上的死者之書是幫助死者通過審判的指南和咒語)。
另類的致敬
1999版《神鬼傳奇》和續集都出現一個像「鸛(stork)」,卻讓唸咒人卡關的符號。埃及鳥類符號眾多,但女主角一聽就知道唸作Amenophis,讓施咒順利完成。這個符號沒有被拍出來,顯然是一個不存在的符號,因為埃及文中沒有單一符號的讀音這麼複雜。Amenophis其實是希臘化的Amenhotep。1932年的安蘇納姆被設定為第十八王朝法老Amenophis the Magnificent,即Amenhotep三世之女,所以這位公主是異端法老阿肯那頓的姊妹呢!
新版雖然沿用了印和闐、安蘇納姆等人名,但身分關係都重新設定,卻又用另類的方式運用了Amenophis這麼名字。
撒莉瑪‧伊克蘭博士(Dr. Salima Ikram)是一位傑出的女性埃及學者。出生於巴基斯坦的她在英國劍橋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現任教於開羅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並參與多項考古及研究計畫,包含草創開羅埃及博物館(Egyptian Museum in Cairo)的「動物木乃伊計畫」。
是由我父母開端的。當我7歲時,我愛上米諾安文明(Minoans)。我在一本古希臘故事書中閱讀到忒修斯和米諾陶(Theseus and the Minotaur。傳說中的雅典國王,解開米諾斯的迷宮,並戰勝牛頭人米諾陶),並深受吸引。然後,我的8歲生日,我得到一本關於古埃及的書。我就被迷住了。我還是喜歡米諾安,但埃及佔據了我的想像。
2021年 Netflix 上檔了一部紀錄片《薩卡拉陵墓揭秘》(Tomb of Saqqara)。薩卡拉是古埃及重要的墓葬地,從金字塔時代起就一直使用,墓葬層層疊疊。伊克蘭博士雖然不是主要的挖掘主導人,但因為其在動物木乃伊方面的專業,所以也應邀參與相關的分析研究。這次的挖掘到的動物木乃伊,經過掃描及臉面繪製的分析研究,伊克蘭博士最後判斷找到的動物木乃伊應該是「獅子」。
身為埃及本地人,博士不僅主持過許多大型研究計畫,也曾入朝為官,擔任埃及文化部底下「古物最高議會」(Supreme Council of Antiquities)的秘書長(Secretary-General),之後該單位於2011年升格為獨立的「觀光與古物部」(Ministry of Tourism and Antiquities),博士也是首任部長。
關於這個問題,他不覺得KV62中還有密室。其一是信仰問題:他不認為阿蒙神祭司會讓這位異端王后葬在他們的勢力範圍,位於底比斯西岸的帝王谷。其二,為什麼圖坦卡門要葬在自己母親的墓中?其三,墓的風格和裝飾和Ay(短暫繼位的法老)墓相同,應該是 Ay 在這位少年法老的驟逝時將自己原本的墓讓給他。最後,博士覺得掃描的資訊並不可靠,各方解讀不一,無法支持牆後還有房間之說。
研究古代 DNA 時,除了保存以外,另一常見問題是汙染,這也是之前的木乃伊 DNA 研究無法服眾的疑點。151 個木乃伊中,有 90 個通過設定的高保存、低汙染標準,能拼湊出完整的粒線體 DNA,將近 60% 成功率可謂相當不錯。
然而,細胞核 DNA 是另一回事。一個細胞常常有數百個粒線體,卻只有一個細胞核,細胞核 DNA 的含量,本來就要比粒線體更低很多。90 個成功獲得粒線體 DNA 的樣本中,看似較有希望的 40 個被用於進一步實驗,最終只剩下 3 個通過嚴苛的篩選,成功重建部分的基因組,其中 2 位屬於前托勒密時期,1 位生活在羅馬統治的年代。
用這個方法可知,現代族群中已沒有任何一個,與古埃及人的遺傳組成一模一樣;但古代卻有,那就是埃及東方的鄰居--青銅時代的黎凡特人。埃及位於非洲東北,與亞洲交界,亞洲與埃及的交界處叫作黎凡特,現在是敘利亞、以色列、約旦等國家。住在這些地方的人群,早在古埃及的年代就與其有過各式各樣的接觸:技術、文化、戰爭、貿易,以及不知道程度如何的 DNA 交流。
參考文獻:
1. Pääbo, S. (1985). Molecular cloning of ancient Egyptian mummy DNA.
2. 古埃及與古代DNA(上)──一場美麗的錯誤
3. Hawass, Z., Gad, Y. Z., Ismail, S., Khairat, R., Fathalla, D., Hasan, N., … & Wasef, S. (2010). Ancestry and pathology in King Tutankhamun’s family. Jama, 303(7), 638-647.
4. 古埃及與古代DNA(中)──圖坦卡門身世之謎真的解開了嗎?
5. Hawass, Z., Ismail, S., Selim, A., Saleem, S. N., Fathalla, D., Wasef, S., … & Gostner, P. (2012). Revisiting the harem conspiracy and death of Ramesses III: anthropological, forensic, radiological, and genetic study. BMJ, 345, e8268.
6. 古埃及與古代DNA(下)──法老與子民
7. Khairat, R., Ball, M., Chang, C. C. H., Bianucci, R., Nerlich, A. G., Trautmann, M., … & Pusch, C. M. (2013). First insights into the metagenome of Egyptian mummies using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Journal of applied genetics, 54(3), 309-325.
死者的靈魂通常顯示為有人首和手臂的鳥,他在地下世界(Underworld)經歷一場危險的旅程。靈魂必須用魔法文字和動作克服遇到的惡魔。裡面甚至有在死者的過往人生被地下世界的四十二位審判者評估時幫助他們的咒語。一旦死者被評斷為純潔的,就會變成一個akh──跨形態的靈魂(’transfigured’ spirit),這使他們擁有akhw的力量,這是一種高等的魔法,可以代表他們活著的親戚被使用(could be used on behalf of their living relatives)。
「埃及印第安那瓊斯」Zahi Hawass與開羅大學的放射線學家Sahar Saleem一起執行的新研究計畫成果在2016年出版,標題為《掃描法老:新王國王室木乃伊的電腦斷層影像》(Scanning the Pharaohs: CT Imaging of the New Kingdom Royal Mummies.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Press, 2016)。研究對象的生存年代約在距今三千到三千六百年(1543-1064 BC),其中包含著名的女法老哈謝普蘇、少年法老圖坦卡門、圖特摩斯三世、賽提一世等收藏在開羅博物館的木乃伊。新王國的前期是古埃及最輝煌強盛的時代,以上也都是著名的統治者。不過到了拉美西斯三世所屬的第二十王朝,埃及的榮景實已開始走下坡。
關於拉美西斯三世之死,古代便有流傳下來的紙莎草文書記載(Judicial Papyrus of Turin),主要是罪刑陳述與審判內容。根據記載可知法老死於後宮的暗算,由他的其中一位妻子和大臣串通發難,原因不難想像,就是王位的繼承。Tiye的兒子叫作Pentawere,是王位的第二順位繼承人,於是Tiye決定密謀殺了丈夫,再讓兒子當上法老。
2012年的研究,心中已經有想法的科學家同時找來被稱為無名氏E(Unknown Man E)的木乃伊一起檢驗。1881年,他的石棺在一個藏有許多木乃伊的藏穴(DB320,或稱TT320,古代盜墓就已非常嚴重,所以有時會將一些貴族木乃伊集中收藏,此穴中有諸多包括法老、王后等貴族的木乃伊和陪葬品)中發現,但棺外並沒有寫明其身分,1886年打開來看,不僅發現棺的內部鑿刻倉促而粗糙,他身上還包裹著山羊皮。這可不是因為他怕冷,在儀式上,山羊皮對於古埃及人而言是不潔的物品,所以這可說是對死者的詛咒。除此之外,他表情如同在尖叫,因此又有暱稱「尖叫木乃伊」(Screaming Mummy)。而且他腹腔沒有切口,內臟也就沒有取出,起初分別有人提出中毒身亡、痙攣,甚至活埋等死因。
這篇論文確認,拉美西斯三世的喉嚨有道很深的創傷,支持他死於謀殺的說法。古代DNA在其中的貢獻是,發現他與另一具身分不明的木乃伊「Unknown man E」,有著一模一樣的Y染色體遺傳特徵,因此兩者極有可能是父子關係。誰是這位「不知名E先生」?考古學家推斷,他很可能正是參與政變陰謀,後來被處決的王子Pentawere。
2013年起,美國的國立人類基因體研究所(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與史密森尼國家自然史博物館(Smithsonian’s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合作一個叫作「基因組:破解生命密碼(Genome: Unlocking Life’s Code)」的展覽,希望向大眾介紹各種有關DNA的研究成果,其中一項是古代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