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科女神們

廣告

古埃及眾神多具有至少一種的動物型態,和貓有關的多是女神。其中現在最多人知道可能是巴斯特(Bastet),相關文創商品更是深受貓奴的喜愛。

現藏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托勒密時代巴斯特銅像(10.130.1332)

不過從現存文物的數量和體積來看,最主要的貓科神應該是大貓「獅子」。除了埃及神廟和博物館收藏的大型神像,連國際奢華珠寶品牌創辦人卡地亞先生也有收藏,並運用在當代首飾設計中,流入拍賣市場的就至少有兩件(詳見:〈圖坦卡門與1920年代的古埃及風珠寶〉)。

獅克美

主要化身為母獅子的女神就是獅克美(Sekhmet,或譯薩赫麥特),是古都孟菲斯(Memphis)在聖家庭三聯神中擔任女主人的角色,和造物神普塔(Ptah)育有一子奈菲圖姆(Nefertem)。她的這個角色讓她在底比斯王朝崛起後,與當地的母神「母特」(Mut),以及另一位具有母親身份的女神「哈索爾」(Hathor)有些重疊。

圖坦卡門胸飾呈現的孟菲斯三聯神:(左起)獅克美、奈菲圖姆、普塔。(圖片來源:Art Resource)

獅克美這個名字的意思就是「強而有力之女」,這個母親慈愛,但絕對不是柔弱的女人,她也同時是「拉之眼」,具有保護太陽神的強大力量。一則神話說到太陽神拉曾經派出化身獅克美的哈索爾討伐謀反的人類,後來獅克美殺紅了眼,眾神用計讓她將染紅的啤酒也當血喝,才拯救了人類的浩劫。

特芙努特

這個母獅子殺人嗜血的神話,也有其他版本稱主角為特芙努特(Tefnut)。特芙努特比較常見的角色是水之女神,太陽城(Heliopolis)九柱神之一,和兄弟兼丈夫空氣之神舒(Shu)皆由當地造物神阿圖姆(Atum)的精液或口水而來,輩分上算是歐西里斯的奶奶(詳見:〈古埃及主要神話體系簡介〉)。

埃及神話的確很多融合與化身的情況,但通常還是有一定的邏輯(關係)。在各自體系接是主神的拉與阿圖姆融合後,各自的女兒「拉之眼」和特芙努特也默默被連結起來。在位於下埃及的獅城(Leontopolis),舒和特芙努特被視為太陽神的雙眼,分別以公獅和母獅的形象呈現。

廣告
巴斯特

古埃及後期直到現在,巴斯特最主要的形象是貓,不過她早期其實也是母獅。不同於獅克美和特芙努特,她「原先」並不屬於之前介紹的幾個主要神話體系,她的名字直接道出了她的起源──布巴斯提斯(Bubastis)。這個城市的希臘化名字看起來也許沒有那麼像,但埃及文寫起來大致相同(下圖),至於兩者的出現孰先孰後就很難說了。

巴斯特神
三種布巴斯提斯

不過,埃及很多地名都隨著時代更迭,這座城市的名字至少在讀音方面沒有太大的變化,現在的阿拉伯文因譯成英文為Tell-Basta,都還可見巴斯特的痕跡。

同為母獅,巴斯特也跟獅可美一樣具有拉之眼殺伐及保護的特性。於是這兩者先是融合,然後再分化。獅克美成為女戰神,不僅守護國家、法老,還可以戰勝疾病;家庭與個人,由於婦女的守護則成為巴斯特的領域。

Mafdet

Mafdet可能是最早,卻被後世遺忘的貓科女神。她在第一王朝被視為法老房中的保護者,對抗蛇、歇等邪惡之物。到第四王朝,她就被記錄在最早的金字塔文。她就住在皇宮中,也掌管的皇宮,並負責攻擊、抓住邪惡的大蛇。這樣的場景再之後的墓室壁畫也還會看到,不過已經轉變成拉化身為貓,拿刀斬殺邪惡的大蛇阿佩普(Apep)。

不過這位女神雖然住在皇宮中保護法老,但應該不是一般的家貓,英文有寫作豹貓(panther cat)或猞猁(lynx)。下圖壁畫描繪聖貓斬殺邪蛇,這隻貓的耳多就特別長,不注意還以為是兔子呢,也許就是猞猁類的特徵。

參考資料

圖解古埃及神祇

古埃及的牛信仰──哈索爾與阿匹斯

廣告

「牛」在古埃及的信仰中極具重要性。在一個以農業為主要生產力的國度,這應該不會讓人感到太意外。而與牛有關的神,最主要的莫過於女神哈索爾(Hathor)以及聖牛阿匹斯(Apis)。 

哈索爾的信仰非常古老,而且在龐雜繁複的埃及神話體系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在概要的〈古埃及主要神話體系簡介〉一文中只有略為提及,實在是因為古老的大神通常都如海納百川,會吸收融合一些其他神祇的功能,有時還有化身,樣貌千變萬化,很難三言兩語說明。 

Hathor其實是女神希臘話的名字(Ἁθώρ),埃及的原名寫作一個城牆包圍保護著老鷹的符號𓉡,標音為ḥwt-ḥr。在埃及神界,老鷹是荷魯斯的代表符號,因此女神名字的意思就是「荷魯斯之家」(House of Horus)。假設名字反映了祂最原始的角色,那祂肯定和荷魯斯(老鷹)自在飛行的場域有關,也難怪祂有天空女王(nbt pt,mistress of the sky)或星星女王(mistress of the stars)的稱號,而祂的形象之一就是身上畫滿星星、頭上牛角間夾著太陽光盤的母牛。這樣的母牛形象有時有另外的名字──Hesat。然而,哈索爾不是唯一的天空女神。在古埃及文獻《天空牛之書》(Book of the Heavenly Cow)中,天空之牛並不是哈索爾,而是指太陽城九柱神中的努特(Nut)。 

太陽每日划過天空,當然與天空女王關係密切。哈索爾是其中一位被稱為「拉(太陽神)之眼」的女神,有時甚至被視為與拉相對應的女性太陽神。身為拉之眼,哈索爾擁有強大的力量,可以保護太陽神,並發動攻擊。上述的《天空牛之書》就記載著一則神話,描述人類在拉的統治之下謀反,拉得知後與眾神商討,決定派哈索爾出征平亂。於是,哈索爾化身為母獅神獅克美(Sekhmet),開始屠殺叛變的人類。後來獅克美殺紅了眼,完全沒有人有辦法阻止祂,但拉又突然心生憐憫,不想把所有人類趕盡殺絕,只能將啤酒染紅流滿大地,讓獅克美誤以為是鮮血,一飲而盡並醉倒,才終於變回溫柔美麗的哈索爾,結束這場人類的浩劫。不過,心灰意冷的拉從此離開人間,飛昇搬到天空牛努特的背上,將人間的統治交接給其祂神。 

不論荷魯斯還是拉,都是法老王權的來源與象徵。哈索爾在不同的背景脈絡下,可以是這兩神的母親、伴侶或女兒,因此也是法老重要的守護者。在墓葬、神廟的壁畫中可以看到哈索爾站在法老的身後,呈現保護狀態的伸出手,或遞出象徵「生命」的符號(安卡),抑或是哺育著幼年的法老。而法老既然是拉之子、荷魯斯在世,王后也會被視為哈索爾的化身。然而在後世比較多人熟知的版本中,王母與王妻的角色通常會連結到歐西里斯的姊妹兼妻子伊西絲(Isis)。

丹德拉(Dendera)神廟浮雕壁畫中的哈索爾哺乳畫面。

介紹到這裡,可能應該已經有人開始錯亂,但哈索爾可沒這麼簡單讓大家摸透,祂同時還是主司音樂、舞蹈、歡樂、性、愛與美的女神。因此,當希臘人試圖將埃及眾神類比為希臘諸神時,會將哈索爾稱為阿芙蘿黛蒂(Aphrodite),也就是維納斯(Venus,這是羅馬名稱)。 

Menat是哈索爾神廟女祭司配戴的一種項鍊,由許多串珠組成,另一端則有平衡重量的墜飾,亦可在儀式上甩動作為樂器時當作把手。這個墜飾 / 把手常以哈索爾作為裝飾元素。此物件可以一次看到兩種型態人形和牛形的哈索爾。(MET 51.157.2) 

哈索爾雖然是母牛女神,但和法老王后站在一起時會以人形或牛頭人身出現。人形現身的神通常都會佩戴象徵物以示身分,哈索爾如同所有與太陽相關神祇,會在頭上配戴聖蛇環繞太陽光盤的頭冠,但這個太陽會夾在牛角之間,成為哈索爾獨特的標誌。 

這位古老的女神,除了埃及常見的獸首形式,還有一個特殊的面貌,是長著牛耳(與牛角)的女人(通常只會出現頭部)。這個型態也有另一個名字──巴特(Bat),而且早在埃及歷史的初期就已出現。 

納美爾調色盤

納美爾調色盤記錄著上下埃及統一這個重要事件,主題就位在中央,殺敵的法老是最大的人物,觀者的第一眼很容易就會被吸引到這個焦點上,然後再延伸到旁邊其他相關的記事。相對之下,位在這個石盤上端,如同裝飾般的哈索爾 / 巴特頭很容易就會被忽略,卻是這位牛女神信仰的古老證據。而這個形象被大量運用為裝飾元素,希望藉此得到女神的眷顧和保護。 

哈索爾的主要祭祀中心在丹德拉,當地的哈索爾神廟柱頭雕刻著牛耳哈索爾。

 

鏡子因反射出光線的特性與太陽產生連結,常做成圓形,且把手上裝飾有哈索爾。(MET 26.8.98)

 

哈索爾身為樂舞女神,也常出現在叉鈴(sistrum)上。(MET 50.99) 

相較之下,阿匹斯的角色相對單純一些。應該說,雖然聖牛的信仰也很古老,但相關的紀錄較少,其信仰主要集中在埃及的古老首都孟菲斯。特別的是,阿匹斯就是一隻牛,直到希臘時代才出現人格化的樣貌。 

藏於羅浮宮的阿匹斯牛雕像。

牛是進可攻退可守的強壯動物。牠不僅可以協助農耕上粗重的工作,還是埃及人主要食用的肉類之一。公牛的生殖能力也是埃及人所欽佩的。牠的力量還可以用在破壞上,納美爾調色盤上就可以看到一隻牛正在拆毀一座城牆,而法老身後也掛著牛尾,顯然牛被視為一種法老力量的象徵。 

阿匹斯雖然不是古埃及唯一的聖牛信仰,但是其中最知名的。牠是孟菲斯的主神是普塔(Ptah)的使者或是在人間的化身,也被認為是哈索爾之子。普塔是孟菲斯信仰中地位最高的主神,是創世神兼造物主,地位相當於拉;因其造物的能力,也是工匠、建築師的守護神。哈索爾根據不同的說法扮演著王母或王妻的角色,這讓阿匹斯也成為王權的象徵。 

阿匹斯受膜拜的不僅有神像,神廟中還會有活生生的聖牛。然而,不是所有的牛都能成為聖牛,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 身體主要為黑色 
  1. 額頭有白色三角形斑紋 
  1. 背部有類似老鷹展翅的圖樣 
  1. 舌下有類似聖甲蟲的形狀 
  1. 尾巴分岔為二 

埃及的神廟是神的聖域和居所,可不像我們的廟隨時可以進出參拜。這些聖牛和神像一般人都只有在特殊的祭典上才有機會謁見,平常祭司會觀察並供養的聖牛,把牠們的行為視為一種神諭,而人們相信光聖牛現身就可以給予周遭的人力量,牠的氣息可以治百病。 

聖牛不僅具有神性,還是法老王權的具體展現,死後可不能隨意處置,要小心的製做成為木乃伊,並安置於墓穴,其中詳細的儀式規定都記錄在被稱為《阿匹斯莎草紙》(Apis Papyrus)的文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