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象形文字──日常生活篇》書介

廣告
本文感謝我的荷包解囊

語言由字、句累積組合而成,但不知道大家在學習新語言的時候,有沒有背單字的困擾呢?

面對這樣的問題,練習人喜歡深入了解文字、語詞背後的演變和發展。中文的部首讓我們即使看到不認識的字,也可以根據文具的脈絡猜測字義。英文若懂得拆解字根,也能有類似的效果。中文成語常常不(只)是字面上看到的意思,例如「三顧茅廬」,若沒有聽過劉備與諸葛亮的故事,肯定不解為何這個成語是指敬重人才、求賢若渴。許多的俚語、俗諺也是如此。

埃及文的書寫有象形字,也有有多種拼寫方式的拼音搭配有如部首而不發音的限定符號(延伸閱讀:【古埃及文101】形音意篇)要背誦和記憶並不容易。日本埃及學家松本彌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先以主題挑選單字,並延伸相關字詞,再補充說明用詞的邏輯,不僅有利記憶,也同時可以了解文字背後的文化。

書名:《古埃及象形文字 日常生活篇》
作者: 松本彌
譯者: 趙鴻龍
出版社:楓樹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1/26
ISBN:9789865688936
叢書系列:圖解雜學系列
規格:平裝 / 191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松本彌也是之前介紹過《圖解古埃及神祇》的作者,兩書的風格類似,都以豐富的圖片搭配簡潔清晰的文字說明。

個人覺得單就象形字的部分,埃及文的描繪比中文字寫實,所以好認很多,但如何呈現抽象的事物,就反映了古埃及人的思維模式:

  • 結婚會讓人聯想到「緊緊拴住」,所以以船綁在繫船柱的文字來表示
  • 吹奏小號的人則被稱為「以小號訴說者」

本書首章以埃及法老為鑰,推開古埃及的歷史巨門。直接分析解釋古文物上的文句,讓讀者可以迅速看懂實際使用的埃及文,對初學者而言應該會很有成就感。接著次章由男女的身體及動作,理解埃及人表述情感的方式;最後一章則是介紹伴隨戰爭、建築、書寫等日常生活所需而生的字符。

不過埃及文的排列方式本身就不像中文的方塊字,或英/日文的條列拼音字,大大小小的符號會視空間而調整分布,所以排版上若依照文物上的字句排版,轉寫拼音的標記就難免有些錯位或對應不是非常清楚。

另外就是這本書介紹的是文字和語言,但看起來並沒有找相關的專家審閱,所以有些翻譯可能不是很確實。例如頁10,介紹法老王名字中的「雙女神名」(nbty,延伸閱讀:【古埃及文101】法老篇)時寫道:「這個代表女性統治者、女主人𓎟𓏏<nbt>文字的女神共有兩位,所以<nbty>便成為雙數的標幟」。不知道大家讀了覺得是什麼意思,但這裡要說明的應該是,𓎟𓏏(nbt)意為「女主人、女性統治」,而這種法老的頭銜所描述的對象包含兩位女神(禿鷲和眼鏡蛇),所以用了nbt的雙數nbty來稱呼。(埃及文除了單數、複數,當一個詞是「雙數」也有特別的寫法,詳見:【古埃及文101】名詞篇

又例如,埃及文裡會譯為「靈魂」的字主要有3個,不過在頁170的圖說中,靈魂後面都註記為(卡),其實應該只有左下的雕像是靈魂(卡),另外三個以鳥的形象呈現者應該都是靈魂(巴)才對。

總結來說,這本書理路清晰、圖文相甫,很適合作為入門書,作者將相關/同類單字集中介紹的方法也有利學習,不過若真的希望深入研究,字義和文法方面還是建議再查閱正規的辭典和文法書比較保險。

作者:

練習人

古埃及文化、歷史的業餘愛好者

在〈《古埃及象形文字──日常生活篇》書介〉中有 1 則留言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