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文101】名詞篇
在〈基礎篇〉和〈形音意篇〉已經介紹了古埃及文字的基本元素,這些不同功能的符號組合成有意義的語詞,這些詞彙再組合成陳述用的文句。即使母語人士通常是不自覺的使用,但每個語言都有其文法,可惜像古埃及文這樣已經死亡的語言,我們沒有辦法靠模仿母語人士或對話情境來學習,那就只能靠語言學家分析出來的文法來架構了。本篇先來介紹古埃及文的名詞。
名詞
對於人、物、事、時、地、情感、概念、方位等實體或抽象事物的稱呼,都是名詞──簡單來說,名詞就是各種事物的名字。然而,要成功解讀語句中的名詞,除了詞彙量,還要知道古埃及的名詞有些中文沒有的特性。
- 陰陽性
人有男女之分,古埃及的名詞也有,文法上稱為陰陽性。中文裡,除了動物有男女公母,有些本身沒有性別的物體,也有約定成俗的性別,例如太陽公公、月娘。在這性別平等的年代,是沒有一定不能反過來的道理,但就是一個習慣,而且也不是所有事物都這樣的語言習慣性別。
英文也沒有這樣的習慣,但學過法、德等語言的人應該就對陰陽性不陌生了。以法文而言,通常陰性的詞彙以 e 結尾,古埃及文也類似,可以 𓏏 (t)來辨別,位置也算在字尾,但還是會在永遠殿後的限定符號(determinative)之前。下圖是祭品公式(offering formula)中常列出的祭品,因為使用頻率高而發展出縮寫,但在完整的狀態下就知道亞麻(linen)是陰性,其他三者皆是陽性。
一個字的陰陽性是固定的,但如果將某些字想成可依實際情況轉陰轉陽,那在背單字的時候就可以少背點,輕鬆點。例如,當你知道「兒子」(孩子)寫作 𓅬 (sA),而「女兒」是女性(陰性)的孩子,所以只要加上陰性字尾變成 𓅬𓏏 (sAt)就對了,不用像英文要背son和daughter兩個迥異的單字。
- 複數
中文的名詞,無論前後文有沒有指明數量的多寡,詞本身都不會有變化。舉例來說,不論一隻貓、兩隻貓、三隻貓、很多隻貓、沒半隻貓,貓就是貓,不會有什麼改變。而在英文,當數量不只一個,名詞的字尾就需要多個 s ,因此一隻貓是cat,超過的話就會變成複數cats。
這個大家在初學英文的時候不知道被老師扣多少分的小困擾,很不幸的,古埃及文也有。埃及文在字尾加上 w(寫作 𓏲 或 𓅱)和 𓏥 (不發音)。不過埃及人自己也常常省略不寫其實應該發音的 w 就是了。
下表以「兄弟」(brother)這個字為例來呈現陽性和單複數的變化。組成這個字的是 𓌢 (sn,也可用作表意符號[ideogram],意為「箭」[arrow]), 𓈖 (n)為補註聲符(sound complement,詳細說明見〈形音意篇〉),最後的坐姿男人則是限定符號。跟「兒子」的陰性就是「女兒」一樣道理,「兄弟」加上 𓏏 再把限定符號的男人換成女人,這個陰性的字就是「姊妹」(sister)。
再回到複數,第三個字是陽性複數的「兄弟們」。可以看到坐姿男人的下面多了 𓏥 ,前面也多了小麻雀w,上面介紹的要素都有了,但怎麼還多了一個小罐子 𓏌 (nw)?這就是古埃及文多變的地方了,他們不只用單音的字母來拼寫文字,而是綜合使用多音符號和補註聲符來組合。若每個符號分開讀會寫出:箭sn-水波n-罐子nw-麻雀w,但這個字當然不是snnnww,就只是snw,其他除了幫助確認發音,還有填補畫面空位的功用。
最後,陰性複數的「姊妹們」基本上也就是「兄弟們」改為陰性,再稍微調整排列的位置。比較需要注意的是,複數和陰性都是加掛在字根之後,但其順序一定是 wt,不會是 tw,只是一樣都在限定符號之前。至於符號位置的挪動,大家不用擔心,這就不是什麼新的文法了,只是為了好看,就這麼簡單。對古埃及人而言,文字寫出來,畫面的工整美觀是如此重要!
另外,補充一個比較罕見的特殊複數寫法,就是像上圖一樣直接寫三次!不是因為很重要,而是3這個數字似乎不論地域的,通常讓人有多的感覺。不過如果是多符號組成的字,寫起來可是浩大工程,所以通常只有可以獨立的表意符號可能會這樣用。
注意,三條水波紋 𓈗 並不是單條水波紋 𓈖 的複數。單條水波紋 𓈖 是單音符號n,可以作為介係詞,但本身不是名詞,沒有獨立的意義。三條水波紋 𓈗 才是「水」的表意符號。既然不是n的複數,讀音當然也不是 nw,而是 mw 喔!
- 雙數
埃及文表示複數,還有一種較少語言有的文法,那就是「雙數」。一般的東西有兩個時,還是照常用上面的一般的複數。不過,當東西是一對、一雙的時候就要用特別的寫法。這個特殊的結尾在陽性是-wy(寫作 𓏲𓏭 或 𓅱𓏭),陰性為-ty(𓏏𓏭)。看起來像雙倒斜線\\的符號就是雙數的正字標記,標音y,基本上只用在雙數。
上圖是兩個雙數的例字。左為「一雙手臂」,而一個人的手臂通常也不會有第三隻,符合使用雙數的原則。右直譯為「兩地」,但對埃及人而言,這個不會多也不會少,必須合為一體的兩塊地,指的正是組合成埃及的兩個部分──三角洲和尼羅河谷地。
法老既然是統治埃及「兩地」之人,他的稱號也有不少「雙數」詞彙,例如:兩地之主nb tAwy,以及下圖的雙女神nbty。(關於法老的名字和稱號,請見〈法老篇〉)

- 「沒有」冠詞
最後一個特點,可能算是中文使用者學習古埃及文的小確幸。那就是中王國埃及文(Middle Egyptian)*中沒有冠詞,也就是相當於英文the(定冠詞)和 a/an(不定冠詞)的東西。不管你還記不記得它們在英文應用上的區別,總之埃及文沒有,中文也沒有。至於沒有冠詞的困擾,就留給要將埃及文翻譯成有冠詞語言的人去煩惱吧!
*語言是一直隨時間在演變的,埃及又源遠流長,所以一般初學者都是以中王國的文法為基準的埃及文。而後埃及文也有發展出類似冠詞功能的字,之後有機會再跟另外介紹吧。
參考資料
Bill Manley & Mark Collier, How To Read Egyptian Hieroglyphs A Step By Step Guide To Teach Yourself, British Museum Press, 1999.
4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