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五千年》書介

本文感謝「大雁/日出出版」贈書

喜歡看埃及歷史或考古節目的人,對於有著一頭勁爆紅髮的喬安‧佛列契(Joann Fletcher)博士應該不會太陌生。她在2003年宣稱發現娜芙蒂蒂王后的木乃伊而引發軒然大波,隨後眾多相關紀錄片皆以她的推論為依據(舊文討論請見:〈娜芙蒂蒂的耳洞〉)。她與團隊的該項研究結果,由Discovery Channel資助,並製作有關發現的紀錄片。

此外,她也為《衛報》和《BBC歷史雜誌》(BBC History Magazine)等網站撰文。在BBC於2016年推出的紀錄片《不朽的埃及》(Immortal Egypt with Joann Fletcher)系列中當任主講人,廣受好評,是全世界認識古埃及必看紀錄影片。2018年成為享譽世界的古埃及考古組織「埃及探勘學會」(EES)的駐地大使。

她2015年出版的The Story of Egypt,台灣於2020年出版了中譯本,簡潔明瞭的書名告訴我們這是一部關於古埃及故事的書。中文書名《埃及五千年》更是點出這本書的不容易,要一口氣訴說五千年來發生的事。因此,作者也在前言點出:

過去數百年間,這個故事已經被講述了無數次;有多少人講,就有多少個版本。所以,本書就是我個人版本的埃及故事,重點圍繞在吸引了我一生的那些人物、地點與事件。

話雖如此,本書的架構卻一點也不凌亂隨便,而是有條有理的按照時序,將複雜的學術研究轉化為平易近人的文字,呈現在大家眼前。而且除了資料相對豐富的帝王將相,也會不時將故事線拉到在歷史洪流中留下零星紀錄的小人物,凸顯古埃及社會的多元樣貌。最難能可貴的是行文轉換流暢,即使從不同的視角切入同一個時代,也不致讓人錯亂。(真是讓人羨慕的文筆功力!!)

若真要挑剔,閱讀起來感覺關於中王國的篇幅好像相對少一點。而這畢竟是一本給普羅大眾看的書(雖然有點厚),一些事件在學術上的分歧看法,作者也只能選擇自己偏好、相信的版本來陳述,避免混亂,因此有可能跟在其他書籍看到的說法不一樣。

其中最明顯的應該是作者對於女性的友善態度。由於古埃及以及世界多數地區普遍的男性霸權,女性的統治者極少,而這些少數還常背負罵名,或被除名(例如哈謝普蘇)。而佛列契博士的傾向是,在這方面則是會特別提出一些女性的可能貢獻,或是為她們正名。至於相信哪種說法,就由各位看官自己決定了!

廣告

最後,既然這是一本翻譯書,翻譯的品質也很重要。中文和英文的語法有相當的差異,所以一本書能夠讀起來流暢,除了原作者本來的架構安排,譯者轉換後的文句也有很大的功勞。相反,也可能讓一本好書變得難以下嚥。但本書的翻譯大致通暢,也沒有太多明顯的英文式中文。

比較困擾的是本書前半部,有較多對古代文物的描述,這類看圖說故事的東西,形容詞常常都是因人而異。而要翻譯這類的文字,若沒有相對應的圖版很容易變調。而本書的附圖不算多,也不像學術書籍有清楚的討論物件標示,所以讀起來有時就不太確定是否有誤。例如出現過幾次的「狼牙棒」,根據前後文的描述,感覺應該是大槌才對。另外本書譯者應該不是台灣人,雖不至於嚴重影響閱讀,但不斷出現的「滑竿」,起初真是讓我一頭霧水,直到我終於想到可能的原文用字,才恍然大悟。

書籍資訊

書名:《埃及五千年:文明起源與王朝興衰的故事》
作者: 喬安.佛列契(Joann Fletcher)
譯者: 楊凌峰
出版社:日出出版
出版日期:2020/12/29
叢書系列:Sense
規格:精裝 / 592頁 / 17 x 23 x 4.3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資訊分享 史地 書介

練習人 View All →

古埃及文化、歷史的業餘愛好者

2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