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學一個語言,要記得很多字彙,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語言天賦記得住(例如:常常不記得單字的練習人)。
不過,數字通常會簡單得多。那我們就話不多說,直接切入正題吧!
首先,埃及人使用的也是十進位。(這可不是廢話,的確有人不是。雖然練習人也一直覺得人就是有十根手指,不用十進位要用什麼?不過想想,我們生活中就有不是十進位的東西,例如;電腦、時間、角度。)
埃及數字的個位數字可以說是一目了然,跟我們小學畫蘋果是一樣的概念,有多少條線就是多少。此外,埃及也跟中文一樣,有以三為多的概念,所以在一個詞之後或之下有三條線也是一種表現複數的方式。
其他的數字單位:代表十的符號是牛軛;百是捲繩;千是荷花(但是只有葉子以下,沒有花);萬是一根手指;十萬是蝌蚪或青蛙(反正就是那種生物,有些也呈現即將成長為青蛙,但還帶有尾巴的模樣);百萬則是愛馬仕城八元神之一的Huh。
什麼符號代表什麼數字有時候可能也沒有什麼道理,但是用作百萬的Huh神其實本身象徵的就是「無限」的意思,可見百萬對古代人來說已經幾乎是天文數字。
以上是數字的單位,那要如何寫出一串數字呢?
其實也很簡單,就跟我們現在一樣,從最大的單位開始寫起,是多少就畫幾個,最後全部加起來。如下:
是不是很簡單!這樣看得懂下圖的銘刻數字是多少嗎?
不過,埃及人的數學可是相當非常發達的,這樣可沒辦法滿足他們。他們還有分數。古埃及的分數就稍微複雜些,不像我們現在一條槓上下各寫一個數字就好,而是用分數單位相加。這時候發音r的「嘴巴」符號就會以「一部分」這個意思登場了。
如上圖,「嘴巴r」+「三」=三分之一;「嘴巴r」+「十」=十分之一。「嘴巴r」搭配什麼數字就是多少分之一。
這樣就太無趣了,所以當然也還有一些特殊的符號:
這三者的前兩個還是「嘴巴r」的應用,在下方加兩條線是三分之二(這可不是二分之一!),加三條線則是三分之四(跟上面的三分之一長得不一樣喔~),這兩個可以說是唯二不是多少分之一個分數符號。最後,真正表示二分之一的其中一個符號是發音m的未知符號。
也還有一些分數單位符號是跟神話有關。傳說中為了搶王位,賽特和何魯斯打了起來,最後賽特失去睪丸,而且還輸了,何魯斯雖然眼睛被撕碎,但奪回了父親的王位。(完整故事請看:古埃及主要神話體系簡介)於是有一系列分數單位和何魯斯之眼有關;
眼頭為二分之一;眼珠為四分之一;眉毛為八分之一;眼尾為十六分之一;眼下的捲線為三十二分之一;眼珠之下的眼淚為六十四分之一(還好有這個符號,不然用「嘴巴r」要畫多久啊@@)。這些數字拼起來其實應該等於1,但是實際加加看卻只有63/64,因為古埃及人相信剩餘的1/64會由神力補足。
現在知道這些分數單位之後,分子不是一的要怎麼辦呢?
這就不是數字問題,而是數學問題。要設法找到最少個單位來相加,以達成想要的分數,例如3/5=1/2+1/10。
對這方面有興趣的可以參考維基百科的古埃及分數條,看到數學就頭痛的練習人就先走一步啦~
參考資料及圖片來源:discoveringegypt
在〈【古埃及文101】數字篇〉中有 8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