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芙蒂蒂的耳洞
在我解釋這看起來有點奇怪的標題之前,容我先大致說說最近轟動埃及學界的大事始末。
從2009年開始到2014年,Factum Foundation為圖坦卡門的墓室(KV62)進行掃描,不只拍攝下壁畫,也記錄了壁面上的3D資料,藉此建造出實體複製品,同時也將掃描成果公布在網路上,供大家觀看。
然後天才的Reeves就從這些圖看出端倪了!
去除圖畫的3D影像,少了顏料和壁畫的修飾與干擾,裂隙看得一清二楚,於是就做出了KV62還別有洞天的推論。為了小心起見,他花了18個月查詢佐證資料並且確認才書寫,於2015年8月正式發表,立刻引起學界熱烈討論,正反批評都有。(Reeves的論文到底說了什麼?請見娜芙蒂蒂即將現身?!)
於是,埃及古物部決定在九月中旬邀請Reeves和各路專家進行討論。之後也實地到帝王谷進行查探訪視,不只KV62,還包含KV35、55、57,目的是作為比較參考,以推估假說的可能性。
埃及古物部長Eldamaty和Reeves在圖坦卡門的KV62進行初步檢驗。
最終的結論是:「很有可能」!
在經過討論和現場勘查之後,他們於10月1日招開國際記者會。埃及古物部長Eldamaty表示他原則上同意Reeves的新假說,即圖坦卡門所在的KV62可能真的有消失的密室。但他覺得可能會是Kiya(也是阿肯那頓的妻子,推估是圖坦卡門的生母)或Meritatum(曾在阿肯那頓和圖坦卡門之間登基的斯門卡拉的王后),而不是娜芙蒂蒂。不過,他也誠心希望牆後會是Reeves所期望的娜芙蒂蒂,畢竟大家找她找得好苦啊~~(娘娘,您就別再躲了!)
會議中Eldamaty也強調,不論如何埃及古物部將會全力協助。等所有相關許可文件到齊,11月,他們將用不具破壞性的雷達及溫感攝影確認牆後真有空間存在,再進行挖掘。當然不會是直接打破圖坦卡門墓室的牆壁,畢竟那也是珍貴的文化遺產。至於詳細辦法會再跟專家研議,預計在1-3月內開啟行動。
Reeves在記者會上闡述和解釋他的假說,也提到著名的圖坦卡門黃金面具有「耳洞」的問題。
Reeves表示他曾有機會仔細觀察黃金面具,發現面具臉部和其他部分使用的黃金並不相同,藍色鑲嵌大多是藍玻璃,卻只有眼睛用的是青金石。這太不正常!而且這個面具剛發現的時候耳部以金箔覆蓋,起初他也想不通,研究後才發現:法老只有在還是小孩的時候會戴耳環,從來沒有出現法老戴耳環的形象。而且圖坦卡門也沒有耳洞,只有小時候戴耳環留下的凹痕。
但是耳洞就是要戴耳環啊,不然做出來要幹嘛!
Reeves進一步提出證據,就是背面的王名圖章有經過修改的痕跡,所以他的結論就是:這個面具和其他大多數的陪葬品還有墓室一樣,原本根本不是做給圖坦卡門的,而是屬於娜芙蒂蒂王后。不過,娜芙蒂蒂本人並未使用,因為後來成為法老的她有更好的陪葬品。如果真是如此,從來沒有人發現的「娜芙蒂蒂密室」將會成為另一個重要考古發現,甚至超越圖坦卡門。
最後,回頭來解釋一下「娜芙蒂蒂的耳洞」為什麼會被練習人拿來當標題。
也許有人聽過一句英文諺語:「Cleopatra’s nose, had it been shorter, the whole face of the world would have been changed.」(克麗奧佩托拉的鼻子,如果短一些,世界可能會有所不同。──帕斯卡)
這裡的克麗奧佩托拉就是指埃及豔后,他運用自己的美貌作為政治工具,在古代地中海掀起驚滔駭浪。雖然最後因為她做了錯的選擇,埃及成為羅馬的行省,但已經足以讓後人無法忘記她和她的美貌,而有這樣的話語。
如果娜芙蒂蒂沒有耳洞呢?
Joann Fletcher經過多年研究,認為KV35中的年輕女士(2010年透過DNA檢測判定是圖坦卡門生母的木乃伊)就是娜芙蒂蒂,其中一項佐證就是娜芙蒂蒂左耳有兩個耳洞(這不常見),而年輕女士也有(當然這不是唯一的證據,不然也太弱了)。

這讓練習人不禁讚嘆:用耳洞來找娜芙蒂蒂的頻率會不會有點高啊!如果她沒有耳洞,找到她的機率應該會低很多吧!(千萬不要小看這些小細節,哈謝普蘇的確認可是憑著一顆牙齒呢!)
不過,這兩人的立論基本上是衝突的,所以…
KV62的牆後真的藏著娜芙蒂蒂嗎?
還是其實娜芙蒂蒂就是年輕女士?如此,以前認為她是圖坦卡門生母的說法其實是對的?
抑或是娜芙蒂蒂還在某個未知的角落,或其實早已隨著時光灰飛煙滅?
對她的追尋,大概只有真的找到才會停止吧!
資訊來源:
Ahram Online, Tutankhamun’s treasures may have originally belonged to his stepmother
3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