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芙蒂蒂即將現身?!
什麼!找到傳說中娜芙蒂蒂之墓了嗎?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埃及學專家Nicholas Reeves在上個月發表了一篇文章”The Burial of Nefertiti?“(〈娜芙蒂蒂之墓?〉)。其依據的是Factum Arte在網路上公開的圖坦卡門墓室壁畫高畫質圖版,不僅有全彩2D和灰階3D兩種版本,還可以任意縮放看清楚細部,對於業餘愛好者和專業學者都是一大福音,畢竟不是人人都有辦法親臨現場,而且在現場也沒有辦法任意縮放和透視壁畫而看到牆面。
Reeves主要依據墓室的壁面3D圖上面可以觀察到的線條和裂縫,推斷圖坦卡門所在的KV62,其西側牆面之後應該還有一間儲藏室,而北側牆面之後也還有一個房間,可能就是娜芙蒂蒂長眠之所。

不過以上論述針的室推測成分居多,連作者自己都在標題上打了個問號。而且這裡的推論是以娜芙蒂蒂其實就是阿肯那頓的繼承者斯門卡拉來設想。
的確有不少人認為娜芙蒂蒂就是斯門卡拉,因為在娜芙蒂蒂的記錄銷失之後,斯門卡拉就跟著出現。另外有跡象指出,一個前名(法老登基之後被賦予的名字)與斯門卡拉相同的女性在斯門卡拉和阿肯那頓之間統治過小一段時間,有人推測那是娜芙蒂蒂,之後進一步變身為形式上男性的法老。但也有說是阿肯那頓和娜芙蒂蒂的女兒Meritaten,顯然Reeves和不少人都採信了前者。
不過,事實上已有找到銘文顯是斯門卡拉有王后(就是上述的Meritaten,這說明斯門卡拉應該是男的),只是關於娜芙蒂蒂的謎和諸多巧合實在很難讓人全然放棄這麼一種說法。

那為什麼這麼多還沒找到的法老、王后,卻偏偏認為是娜芙蒂蒂藏在裡面呢?
首先,如果要開啟一個墓來「借住」,通常會是前任法老的,因為一般來說那也是爸媽的墓,而且也最新。而Reeves認為圖坦卡門的前一位法老斯門卡拉其實就是娜芙蒂蒂。
接下來,Reeves從墓的結構來進一步說明圖坦卡門之前的原墓主應該是一位地為崇高的女性。其實從北壁的上痕跡,Reeves除了找到疑似以灰泥封起來的門,還判斷圖坦卡門的墓室其實曾經往西擴建(Reeves推測是在娜芙蒂蒂登基為法老時),原本的房間應該跟前室(Antechamber)等寬,可以說原本其實只是前室的一部分,通往北壁之後的房間。針對這個說法,Reeves還提出另一個佐證,通往圖坦卡門墓室的,並不像一般是門道,也就是直接從岩石切割出一個門進入房間,而是以灰泥糊起來,表示在墓的整體配置規劃上更改過。

順著這個脈絡下來,KV62原始結構應該是一個從墓道進入之後向右轉的L型廊道墓(corridor-tomb),就跟原本準備給哈謝普蘇的墓一樣,屬於王后,而非一個法老的形制(應該向左轉)。所以Reeves想推翻以往認為KV62是一個私人墓擴建給英年早逝的圖坦卡門使用的說法,認為我們現在所知的部分其實只是墓中之墓。
此外,針對北面壁畫的圖象Reeves也提出一些看法。他認為在圖坦卡門入住之後可能將壁畫上的人物做過修改。以最右側的兩個人物為例,歐西里斯化的法老臉部線條與娜芙蒂蒂神似(下圖上),反而祭司跟年輕的圖坦卡門比較像(下圖下)。不過阿馬納時期的藝術獨具一格,且有美化為理想型態的取向,所以實在很難做為有力的證據。

這個理論發表以來引發熱議,有人贊成,有人反對。因次,Reeves將於九月中被邀請至埃及與其他學者進行討論,之後也會就商談結果在KV62進行一番檢視。在此之前,埃及古物部將不會對這項研究發表任何官方評價。畢竟這不是第一有人宣稱找到娜芙蒂蒂,Reeves之前也曾經在KV62附近找到一個墓,並認為是娜芙蒂蒂之墓,但之後什麼也沒找到。
另外,Joann Fletcher(練習人之前所翻譯介紹假髮的文章的作者)也曾在檢驗KV35內中木乃伊之後,認為其中一具就是娜芙蒂蒂,不過未獲埃及當局採信,原因是認為Fletcher所說的木乃伊應該是年輕男性,不過新的研究已經透過DNA檢測確定為女性,而且是圖坦卡門的媽媽(但身分仍無法確定,目前暱稱為「年輕女士」。研究相關說明請見:穿越數千年的親子鑑定──圖坦卡門身世之謎)。當時由於計畫由Discovery贊助,所以結果還是剪輯為影片在頻道上播放,引起爭議後Fletcher甚至有一陣子被禁止進入埃及進行考古研究,不過仍然堅信自己推論。
資料來源:
Nicholas Reeves(2015), “The Burial of Nefertiti?”(未另標示的圖版皆來自此報告)
Wikipedia on “Neferneferuaten”
亦可參考國家地理雜誌的相關報導:苦尋王后娜芙蒂蒂
3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