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的武則天──哈謝普蘇

廣告
女法老哈謝普蘇,就像其他法老一樣帶著象徵法老權力的假鬍子。(圖片來源:Wikipedia)

哈謝普蘇(Hatshepsut)是第十八王朝法老圖特摩斯(Thutmose)一世和他的王后Ahmes所生的長女。大約西元前1492年圖特摩斯一世死後,由於和王后沒有兒子,王位由一個次要妻子所生之子圖特摩斯二世繼承。

為了鞏固王位,圖特摩斯二世迎娶由王后所生的異母妹妹哈謝普蘇為王后(沒看錯,對古埃及人來說即使親兄弟姊妹也可能發生,有時父親甚至也娶女兒為妻,不過倒是沒看過兒子娶母親為妻的)。圖特摩斯二世健康狀況不佳,年紀輕輕便在大約西元前1479年過世,由於他們兩個只有一個女兒Neferure,於是王位由次要妻子所生的幼子繼承,並由哈謝普蘇擔任圖特摩斯三世的攝政太后,掌控所有國家事務直到這個繼子長大。

古埃及女性的社會地位,相較於其他古代社會來得高些,由女性掌權也不是史無前例。然而幾年後,哈謝普蘇便踏出前所未見的一步,自己承接起法老的頭銜和所有的權力,並把圖特摩斯三世送到軍隊裡成長,遠離統治中心和宮廷。過去的埃及學家認為是這個王后為了實踐自己的雄心壯志而做出這樣的創舉,但近期有學者提出另一種看法:這個舉動可能為了因應來自王室家族其他分支的威脅等政治危機,所以哈謝普蘇這麼做可能是為了保住繼子的王位。

卡奈克紅祭堂(Red Chapel, Karnak)的浮雕呈現圖特摩斯三世(左)站在哈謝普蘇(右)之後,可見哈謝普蘇的地位較高。(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深知自己取得王位極具爭議,哈謝普蘇為了強化自己的合法性,不斷強調自己的王室血統,並聲稱她的父親指定她為繼承人。更重塑自己的圖像,下令在當時的繪畫和雕像中把自己描繪成男性,戴上假鬍子,而沒有乳房,不過臉部線條仍可以看出具有女性的柔和。哈謝普蘇還在政府中啟用自己的人,其中Senenmut是她的總理大臣,有些人認為Senenmut可能不只是重臣,還是哈謝普蘇的情人,但這個說法缺乏足夠的證據去證實。

身為法老,哈謝普蘇進行了一系列有野心的建築計劃,尤其在底比斯附近。她最大的成就是在Deir el-Bahri的宏偉神廟,被認為是古埃及建築奇觀之一。

哈謝普蘇在Deir el-Bahri的宏偉神廟。(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在她的統治之下埃及經濟繁榮,還達成遠征貿易的成就:她授權的商隊從朋特帶回許多珍寶,包括象牙、黑檀木、黃金、豹皮以及昂貴香料(尤其乳香和沒藥)等。

Deir el-Bahri神廟裡壁畫描繪從朋特船運回埃及的樹。(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哈謝普蘇大概死於西元前1458年,約四、五十歲,死後葬在帝王之谷,墓室位在Deir el-Bahri後的山丘裡,並將父親圖特摩斯一世的石棺重新安放在她的墓室裡,讓他們父女死後可以躺在一起,以此強調自己就是父親的繼承人。

之後圖特摩斯三世統治三十多年,他不只跟他繼母一樣是個有企圖心的建造者,還是一個偉大的戰士,為埃及開疆拓土,被稱為「古埃及的拿破崙」。在統治晚期,圖特摩斯三世把幾乎所有哈謝普蘇統治的證據抹滅,包含神廟和各種建築中她的圖像和王名圖章。這麼做可能是要拭去她曾經身為一個強大女統治者的事實,因此研究古埃及的學者直到1822年有辦法解讀Deir el-Bahri牆上的文字前都對哈謝普蘇所知無幾。

1903年,英國考古學家Howard Carter找到哈謝普蘇的石棺(她所準備的三個之一),但卻是空的,就像帝王之谷幾乎所有的墓室一樣。在2005年展開一項新研究之後,一個考古學家組成的團隊自2007年開始對有可能是哈謝普蘇的木乃伊進行檢驗,儘管DNA已經無法取樣比對,但學者們最後依靠保存有哈謝普蘇遺物的密封箱裡一顆牙齒的影像,與候選木乃伊的口腔攝影進行比對,終於找到這位女法老。哈謝普蘇的木乃伊現在存放於開羅的埃及博物館。

參考資料:

http://www.history.com/topics/ancient-history/hatshepsut

http://discoveringegypt.com/ancient-egyptian-kings-queens/hatshepsut/

http://en.wikipedia.org/wiki/Hatshepsut

本文依據以上參考資料比對之後編寫,不過其中一些資訊是之前練習人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已經忘記是在哪裡了,請見諒!

作者:

練習人

古埃及文化、歷史的業餘愛好者